对经济回暖的数据应保持一份清醒
2012-12-20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不过也有另一面的数据告诉我们,对这些回暖的数据应该保持一份清醒。比如反映经济增长先行指标PMI和全社会用电量,按我国的统计方法主要体现出的是大企业的情况,而中小企业的情况却被大企业的所掩盖。
对任何事物,我们不能过度悲观,但乐观也一定要有乐观的来源和依据,否则便是盲目乐观。面对改善中的经济数据,保持一份清醒,才不至于乐观过分,进而行差踏错。
最近有一些经济数据,令不少人开始兴奋,比如国家能源局上周末发布的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汇丰银行公布的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9,高于11月份的50.5;11月社会融资总量1.14万亿元,继续偏强。偏向乐观的人们认为这些数据均证明中国目前的复苏正在加速。
不过也有另一面的数据告诉我们,对这些回暖的数据应该保持一份清醒。比如反映经济增长先行指标PMI和全社会用电量,按我国的统计方法主要体现出的是大企业的情况,而中小企业的情况却被大企业的所掩盖。
从结构上来看,导致经济缓慢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下半年国家加大了对基础建设投资,这些投资主要影响的是大企业,所以我们发现大企业PMI持续高于50枯荣线之上,11月达到了51.4。而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广大的中小企业影响甚微,小企业PMI指数自4月份以来一直处于 50%之下,11月更是不升反降。
另外,从央行最近完成的一份企业家问卷调查来看,情况也并不乐观。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1.6%,较上季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而且仍有近四成的企业家对前景不乐观,39.5%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 “偏冷”。从需求来看,今年第四季度出口订单指数为4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4和1.6个百分点。国内订单指数为47.7%,较上季上升0.3个百分点,但也比去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对未来市场需求预期也缺乏信心。央行数据显示,出口订单预期指数为47.9%,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和1.1个百分点。国内订单预期指数为48.6%,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和3.9个百分点。
占我国企业数量比例超过99%的是中小企业,它们吸收了我国75%以上的就业,同时在A股市场的股票数量占比也超过90%。如果众多的中小企业盈利没有改善,我国75%的就业人口收入的改善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如果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盈利下滑趋势不能得到扭转,估值下移的压力也就很难真正释放。
对任何事物,我们不能过度悲观,但乐观也一定要有乐观的来源和依据,否则便是盲目乐观。面对改善中的经济数据,保持一份清醒,才不至于乐观过分,进而行差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