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股估值总汇》 宏观数据报道 快语宏观

首页 市场宏观 宏观数据报道 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

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

2023-01-17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近期,包括粮食、猪肉在内多个农业品种的曝光率明显上升。

当地时间周一(10月10日),受俄乌冲突局势再度升级影响,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飙升逾7%,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了20%。

资料显示,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麦总产7.76亿吨,其中俄罗斯7550万吨,占9.7%;乌克兰3300万吨,占4.3%。两国小麦总产合计占全球14.0%,俄乌局势将对全球小麦市场产生很大影响。此外,印度和白俄罗斯也在持续收紧粮食出口。

除了小麦为代表的粮食作物以外, “二师兄”近期的表现也赚足了眼球。生猪期货主力合约10月12日盘中站上24000元/吨,日内涨1.61%,为2021年5月以来首次。数据显示,“十一”长假期间,猪价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超过近3元/公斤。10月9日,全国生猪均价上涨至27.05元/公斤。

在粮食、猪肉价格走强的带动下,农林牧渔板块近期表现明显强于市场,中证农业指数(000949)10月以来涨幅大幅跑赢了主要指数。

农林牧渔行业可以分为种植、养殖、渔业、饲料、农产品加工、林业、农业综合和动物保健等8个子行业,每个子行业还包含数个二级子行业。近段时间,A股投资者在农业板块中关注最多的当属种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与动物保健。

种业

“育好种方能种好粮”,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属于农业领域中科技含量最高且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被称为农业生产的“芯片”,对于作物产量、质量、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为有效解决种业“卡脖子”的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振兴。种业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新《种子法》于3月1日起实施,其中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完善侵权赔偿制度、完善法律责任等内容,有望加强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育种原始创新,改善龙头种企经营环境。

种子的研发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我国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竞争力整体较弱,以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就决定了行业长期研发投入不足。在政策加持下,种子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技术储备具有优势的企业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粮食种植

目前国内粮食供需基本面仍然趋于紧平衡,预计大豆、玉米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国际小麦和稻谷价格因为俄乌冲突等因素仍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但小麦和稻谷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保障品种,国内供应有保障,预计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在粮价整体处于近五年高位的背景下,粮食种植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生猪养殖

作为农林牧渔行业重要子行业,生猪养殖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可谓赚尽了眼球,不仅是大起大落的猪肉价格,还有培育出了牧原股份等十倍股。

从猪周期角度来看,今年3月中下旬全国猪价一度跌至11.5元/公斤,然后开启上涨行情。生猪主力连续合约已经连续6个月上涨,一度从最低的12360元/吨,上涨至最新的24000元/吨,期间最大涨幅接近翻倍。

在猪肉价格反弹的背景下,猪企业绩出现了明显改善。截至10月11日,已经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9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整体来看,无论是销量还是销售收入,多数公司呈现环比上涨态势。以 “猪茅”牧原股份为例,2022年9月,牧原股份销售生猪446.2万头(其中仔猪销售27.3万头),销售收入119.59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57.3万头。今年前9个月,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4522.4万头,其中商品猪3969.0万头,仔猪523.7万头,种猪29.7万头。

从猪价走势来看,牧原股份9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23.06元/公斤,比2022年8月份上升10.12%。新希望、天邦食品等企业所销售的商品猪价格也均高于8月。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公众号称,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今年以来,官方共收储13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合计9.91万吨。随着9月份密集投放,目前共计投放4批,合计8.71万吨。

对于近期猪价强势上涨,有专家表示,从微观因素来看,一是国庆假期的节日效应,对猪肉消费有明显拉动;二是近期气温明显下降,也同样带动肉类消费;三是对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市场也会有所预期,出现压栏惜售现象。至于宏观因素,从4月份开始,猪价上涨就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猪周期,猪价呈现整体上行趋势,而且下半年相较于上半年明显是一个猪肉消费的旺季,叠加节假日因素,对猪肉消费带动效果是很显著的。

目前市场对猪周期反转的预期强化,成本持续改善、规模稳健扩张、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有望呈现更突出的业绩弹性。

动物保健

受上半年下游养殖行业亏损影响,动保行业景气下行,部分企业业绩有所下滑,受此影响,动保板块整体估值已跌至历史低位。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到,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生物育种、农业5G应用、动物疫苗等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农村部年初印发《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提出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我国目前的养殖产能逐渐扩大,养殖业呈现头部企业集中趋势,动物疫苗需求处于上升周期区间。在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养殖企业对于动保企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的需求明显提升,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长期来看,下游养殖行业规模化进程、减抗替抗的需求变化、多联多价新疫苗研发等有望持续推动动保行业扩容。随着新一轮猪周期的开启,下游养殖的利润恢复有望带动动保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恢复。

农林牧渔行业中细分领域众多,但各细分领域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联动性明显。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农林牧渔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居民基本生活,随着下半年猪粮价格的整体上移,对于其他领域会有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农业板块在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双回升。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