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集团:目前中国对虾消费空间较大 预计未来消费需求保持相对平稳增长
2022-09-29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作者:招商银行研究院战略客户部
■ 流域治理市场或集中于“由除劣向逐优”,预计未来年市场规模将稳定在1200亿元。静态水系和东北区域动态水系或将成为未来治理重点 。在没有更加合理化、市场化的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前提下,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流域治理市场仍呈增长乏力状态,年化投资规模大概率延续1200亿元不变。
■ 污水处理市场或集中于城市提标与农村拓产,未来总体市场规模或将在634-657亿元/年。在提标改造需求方面,受改造标准影响,按未来1A和1A+标准分别估计,市场空间将在390亿元和412亿元左右;在新增产能配套方面,城镇产能拓建市场规模约为154亿元/年,农村产能补建市场需求或达91亿元/年。
■ 城市供水市场或集中在市政管网与补充用水建设,全国总体供水管网市场规模或达1380亿元/年。我国供水普及率相对饱和,配套市政管道建设或将成为未来重心之一,新建管网市场年化规模或可达到690亿元,考虑到旧管网翻新工程,整体管网市场年化规模或超千亿元。补充用水方面,海水淡化与污水利用发展空间较大:至2025年或将存在112.5亿元新增海水淡化规模,年化规模达28亿元;“十四五”期间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空间约为164亿元/年。
■ 污水处理或依然是环保行业中经济效益最好的子领域。涉水行业总营收保持正增长,盈利能力趋稳,整体流动性水平逐渐回暖。污水处理与城市供水子领域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流域治理杠杆率上限或将控制在75%水平之下。从财务数据看,近五年污水处理行业公司的营收增速基本维持较高增长,流动性自2019年逐步向好,目前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0%水平,未来偿债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 风险提示: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力度与行业的潜在市场空间呈正相关关系,一旦政策及规划的出台出现不及预期的信号,或将体现为行业市场空间增量的放缓;技术风险主要潜藏于V-MBR、海水淡化、中水循环利用等依托新兴技术的子领域中,如技术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双收,则可能会直接影响该领域市场的增长速度;新冠疫情的长期肆虐,对多数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收益能力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与水务类平台企业展开合作时,需要重点关注企业在盈利环境承压下的现金流情况,以及地方财政对于该类企业的支付是否有效且有保障。
相关报告
《环保行业之水环境治理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正文
近年来,我国着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布局,水处理领域尤其值得关注。在“绿水青山”的环保政策指引下,我国政府未来或将持续性逐步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并推动更多再生水厂建设,污水处理、城市供水领域未来或将迎来长期持续性增长的机会。
流域治理市场或集中于“由除劣向逐优 ”
目前我国江川河流等动态水系治理情况卓有成效,但湖泊水库等静态水系的治理压力或显著高于河流等动态水系。“十四五”期间治理思路或将以提高优良水体比例为主,由“除劣”向“逐优”进行过渡。
由于流域治理商业模式的限制与近年投资规模增加乏力,自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我国流域治理领域的投资规模始终维持在1200亿元附近。在没有更加合理化、市场化的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前提下,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流域治理年化市场投资规模大概率延续1200亿元不变。
1.1区域重心:或为东北区域动态水系与三大静态水系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及《“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至2025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持续提高,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根据年度统计结果,截至2021年底,全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已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剩余约1.2%。从全国整体治理水平来看,地表水优良水体占比已提前达标,未来短期内水环境治理或将重点瞄准劣Ⅴ类水体的全面消除。
图1:全国地表水质优良比例已高达84.9%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目前我国江川河流等动态水系的治理情况卓有成效,但黄河、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的优良水体占比仍低于全国地表水平均水平,其中海河与辽河流域地表水体优良比例低于75%,未来治理压力或将高于其他区域。我国湖泊水库等静态水系的治理压力或显著高于河流等动态水系,太湖、巢湖与滇池优良水体比例均未达75%,其中巢湖与滇池几乎无优良水体,未来或仍将是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流域治理重点工程。
图2:七大地表流域水质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1.2行业趋势:由除劣向逐优,或存在潜在排污提标需求
我国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大致分为清淤工程、截污治污工程、引水补水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四个部分。不同的水体环境决定了上述四部分的比重调整,我们认为随着流域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的工程重心或将在区域上出现分化。
对于七大河流流域等动态水系而言,“十三五”以“消黑除劣”为主,而“十四五”期间则或将以提高优良水体比例为主,在治理思路由“除劣”向“逐优”过渡的期间内,未来流域治理工作中清淤、截污治污等针对较重污染的短期治理工程占比或将下滑,而进一步提升优良水体占比及生态修复等偏长期运营维护的占比或将上升,相应的市场空间也或将发生倾斜,受益领域或包含产业链上游治理原材料(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等)、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支持(传统A²O技术、超磁水体分离净化技术、膜技术等)、河岸工程等(园林工程、河堤固化工程等)。
图3:2020年海河流域水质分布图
(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4:2020年辽河流域水质分布图
(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此外,根据过往流域治理项目的投资项目拆分经验可知,在水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逐优”的单位成本投入或低于“除劣”的单位成本,因此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逐优”期的流域治理显效也或较“除劣”期加快。从区域角度来看,未来我国流域治理的主要需求或将集中在东北部动态水系(海河与辽河流域)与三大湖泊水系,或将涉及内蒙古、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云南等地区。
1.3市场规模:短期内或被锁定在1200亿元/年
与近年来高速成长的污水治理大行业相比,我国流域治理市场规模始终保持稳定,换而言之即增长乏力。自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我国整体水污染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已几乎翻倍,而流域治理领域的投资规模始终维持在1200亿元附近。
造成流域治理投资规模停滞不前的原因或有以下两点:
1) 流域治理的商业模式存在天然限制,缺少明确的使用者付费对象。不同于污水处理厂可以将处理费用纳入居民水费中进行收取的逻辑,流域治理通常难以在直线逻辑中找到明确的使用者,在此情况下支付责任会落在地方政府肩上,因此在资金方面会受到政府财政预算分配的天然限制。
2) 近年来我国七大河流流域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或缺乏增加投资规模的动力。根据生态环境部披露数据,近年来我国流域治理成效显著,七大流域水质情况显著提升,优良占比已提前实现2030年远景目标。若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现有投资强度,则“水十条”中关于消除劣五类的目标也或可提前完成。
图5:流域治理相关投资规模基本稳定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6:水污染治理行业细分市场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综上,我们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在没有更加合理化、市场化的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前提下,我国流域治理年化市场投资规模大概率延续1200亿元不变。
图7:重点静态水系污染情况与十四五治理投资规模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对于三大湖泊(即太湖、巢湖与滇池)等静态水系而言,“十四五”期间传统的流域治理所采用的清淤、截污治污等工程或仍将延续。不同于七大流域卓有成效的治理成果,三大湖泊现阶段仍存在明显的污染问题。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披露,三大湖泊目前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其中太湖与巢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滇池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与总磷。根据各省政府公开披露文件,三大湖泊治理工作在“十四五”期间或将获得地方政府投资超310亿元,年化投资或将超过62亿元。
污水处理市场或集中于城市提标与农村拓产
近2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显著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城市污水新增产能建设需求或主要集中在老旧污水处理产能的提标改造与新增产能配套两方面。
在提标改造需求方面,若未来所有一级A出水标准以下的污水处理厂均向1A标准进行提标改造,则该部分市场空间约为390亿元;若由1A继续向1A+标准提升,则对应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060亿元水平,约为412亿元/年。
在新增产能配套方面,假设城镇化率发展至75%需10年时间,则对应产能拓建市场规模约为154亿元/年;根据住建部数据,“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需达40%,则农村市场产能补建需求或将达到91.2亿元/年。
2.1提标改造:短期市场约390亿元,长期市场或超2060亿元
城市污水一般指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道和水渠收集,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近2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由20年前的36.43%大幅提升至97.53%。
鉴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高覆盖率,我们认为未来城市污水新增产能建设需求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老旧污水处理产能的提标改造建设,其二是针对新建城区的新增产能配套建设。
图8:全国污水处理率近20年内显著提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在提标改造需求方面,影响这一市场空间的两大核心因素或为:
1) 现行标准的落实情况,即1A与非1A标准的占比情况;
2) 未来提标的潜在影响因素,即流域水质情况与排放至流域的处理水水质情况。
从第一点情况来看,根据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分为一级 A、一级 B、二级和三级标准。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多为一级A和一级B。
截至2020年1月,我国污水处理厂中约 1.9 亿吨/日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标准,占比总排放水量规模约 83%。若未来所有一级 A 出水标准以下的污水处理厂均向1级A标准进行提标改造,按照吨水投资1000元/(吨/日)计算,则该部分市场空间约为390亿元。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 云铝股份:氧化铝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利润有望回升 2025-04-21
- 永新股份: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延续高分红政策 2025-04-21
- 瀚蓝环境:并购粤丰环保加速协同,营收承压但盈利韧性凸显 2025-04-21
- 飞荣达:业绩维持高增长,AI+新能源驱动未来成长 2025-04-21
- 紫金矿业:业绩持续增长,金价中枢有望继续提升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