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消费釜底抽薪,白酒如何成长?
2013-05-27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2012年,“限酒令”、“三公禁令”以及“塑化剂”事件在白酒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随后,各大省市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纷纷制定了关于“禁酒”和“反对浪费”的政策及相关规定,反腐禁酒政策效率远超市场预期。公务消费,这个长期以来驱动白酒行业量价齐升的重要动力似乎面临着突然停机的状况,这对白酒行业犹如釜底抽薪。白酒业适逢多事之秋,市场普遍认为2013年是其不好过的一年,不可避免地进入调整期,人们不禁会问:白酒行业未来的成长性在哪里?
“高端酒持续承压,次高端借机成长”似乎成为市场的一致看法。具体到各酒企而言,我们认为,次高端酒企机遇大,但更多考量的是其本身的综合竞争力;高端酒企目前虽承压,但凭其自身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周期防御力,长期来看成长性依旧可期。
“高端酒持续承压,次高端借机成长”似乎成为市场的一致看法。具体到各酒企而言,我们认为,次高端酒企机遇大,但更多考量的是其本身的综合竞争力;高端酒企目前虽承压,但凭其自身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周期防御力,长期来看成长性依旧可期。
昨日,身陷“业绩造假”质疑的紫鑫药业发布继续停牌公告,称由于公司、相关各方及有关部门仍在就相关报道所述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公司股票将待公告披露后复牌。
因被媒体报道通过关联公司“自买自卖”人参,涉嫌虚构业绩,紫鑫药业于8月17日停牌至今,其间公司没有对外直接回应质疑。但这一事件惊动了证监会与银监会,两部门已双双入驻紫鑫药业展开调查。此前的公开消息还称,中注协也派出检查组进驻紫鑫药业审计单位——中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案检查。
“韩国加工商在收购时通过压低当地参价,导致农户放弃薄产的土地,并有人通过毁林以获得高产土地,这样做尚难以偿还高额贷款。这使得当地政府背负了环境和资金压力。”该人士如是说。
吉林当地一位参农告诉记者,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吉林当地水参价格一路走高,但此次紫鑫药业“出事”后,“非常担心价格出现滑坡,目前大家都在观望。”这位参农说。
上一篇:行业景气持续下行,反转关键在下游
下一篇:成长困难,投资业绩改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