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告别“青黄不接”局面,业绩或迎来拐点
2014-11-12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按11月11日的最新股价计算。本屏“市盈率”最低的股票共50只。
受益于沪港通的开闸,本周沪深300指数持续创出新高,而屏内的低市盈率股票亦有亮丽的表现。期间,屏内仅有中国中铁、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重庆百货和鲁泰A五家公司股价出现下跌,其中中国中铁是短期内涨幅过大(近两周最大涨幅超过45%)而进入调整期,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主要是受国际油价大跌拖累股价出现下滑。除此之外,其余45只股票均录得正收益。
屏内表现最好的是沉寂已久的银行和地产板块,平均涨幅分别为5%和3%,其中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城建涨幅更是超过了8%。我们判断银行地产的上涨或主要是沪港通的推出,市场预期海外资金将追逐A股低估值蓝筹股,而引发提前“抢筹”所致。股价上涨通常都需要美好的“愿景”来支撑,但一旦“愿景”兑现,股价通常会有所回落,这就是市场所说的“见光死”。随着沪港通实施的确定(11月11日),以及昨日沪指冲高回落并创历史天量达3313亿元,引发市场对“天量见天价”的担忧,因而我们认为大盘短期进入盘整甚至是回调的概率较大。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估值优势明显、安全边际较高的股票。
过住,我们强调地产和银行板块估值看似诱人,但其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且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其业绩难有超预期的表现,因而我们仍建议回避为宜。除银行地产板块外,屏内仍有不少成长性突出,估值优势明显的股票如:欧亚集团、海螺水泥、长城汽车、海油工程、格力电器、浙江龙盛、长安汽车等,市场预期其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不低于20%,且当前股价处于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B点或A点位置,读者可打开本屏仔细挑选。
其中,成长性最好的是长安汽车,受益于以长安福特为代表的合资企业持续放量,预期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56%,而其自主业务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提前实现扭亏,成为首家自主品牌实现盈利的国企,或将推动其业绩及估值齐上升,可重点关注。而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的长城汽车同样值得期待。受H8持续延迟上市影响,长城汽车一度出现两年内无新车上市的冏境,导致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其股价也一度被“腰折”。但随着H2的上市和放量,以及H6销量的持续创新高,公司9月和10月份的汽车销量已连续上升,其中10月份销量达7.1万,创下年内新高。而H1和H9已于11月3日正式上市,明年将有H7、Coupe C等新车型上市,表明公司将告别“青黄不接”的局面,汽车销量或将持续回升,业绩及估值均有望得以提升。
受益于沪港通的开闸,本周沪深300指数持续创出新高,而屏内的低市盈率股票亦有亮丽的表现。期间,屏内仅有中国中铁、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重庆百货和鲁泰A五家公司股价出现下跌,其中中国中铁是短期内涨幅过大(近两周最大涨幅超过45%)而进入调整期,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主要是受国际油价大跌拖累股价出现下滑。除此之外,其余45只股票均录得正收益。
屏内表现最好的是沉寂已久的银行和地产板块,平均涨幅分别为5%和3%,其中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城建涨幅更是超过了8%。我们判断银行地产的上涨或主要是沪港通的推出,市场预期海外资金将追逐A股低估值蓝筹股,而引发提前“抢筹”所致。股价上涨通常都需要美好的“愿景”来支撑,但一旦“愿景”兑现,股价通常会有所回落,这就是市场所说的“见光死”。随着沪港通实施的确定(11月11日),以及昨日沪指冲高回落并创历史天量达3313亿元,引发市场对“天量见天价”的担忧,因而我们认为大盘短期进入盘整甚至是回调的概率较大。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估值优势明显、安全边际较高的股票。
过住,我们强调地产和银行板块估值看似诱人,但其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且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其业绩难有超预期的表现,因而我们仍建议回避为宜。除银行地产板块外,屏内仍有不少成长性突出,估值优势明显的股票如:欧亚集团、海螺水泥、长城汽车、海油工程、格力电器、浙江龙盛、长安汽车等,市场预期其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不低于20%,且当前股价处于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B点或A点位置,读者可打开本屏仔细挑选。
其中,成长性最好的是长安汽车,受益于以长安福特为代表的合资企业持续放量,预期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56%,而其自主业务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提前实现扭亏,成为首家自主品牌实现盈利的国企,或将推动其业绩及估值齐上升,可重点关注。而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的长城汽车同样值得期待。受H8持续延迟上市影响,长城汽车一度出现两年内无新车上市的冏境,导致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其股价也一度被“腰折”。但随着H2的上市和放量,以及H6销量的持续创新高,公司9月和10月份的汽车销量已连续上升,其中10月份销量达7.1万,创下年内新高。而H1和H9已于11月3日正式上市,明年将有H7、Coupe C等新车型上市,表明公司将告别“青黄不接”的局面,汽车销量或将持续回升,业绩及估值均有望得以提升。
上一篇:如何避免踩到“业绩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