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向艺术体操员学习
2012-01-17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这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主要说明了两点,一个是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另一个就是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给予主张政策放松观点的人们更多信心。
但是,正如本站今天在“事实与观点”栏目对“宽松已经到来 巨量M2‘出笼’”一文的评论所说,随着通胀和房价的逐步受控,货币和信贷政策的调控顶峰已经过去,去年4季度政策已开始“预调微调”,年底的信贷量大幅增长并不如人意,近日甚至还出现了房贷“加按揭”及9折利率优惠的江湖传言。因为在现有的经济格局下,“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持续疲软,消费增长一般,其他的小修小补已经无法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只有放大信贷,以大规模投资才能拉动中国GDP增速重新抬头。但这样又会造成通胀和房价两大约束再次回归,矛盾与平衡持续纠结,而更大的远忧是透支经济健康体质的非盈利政府投资还能走多久,当他轰然倒下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总之,2012年复杂的经济环境不仅将对决策层是一场大考,留给股市投资者的舒适空间和时间也是挑战性的。如何才能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我想我们都需要向艺术体操员学习,思考如何把握平衡,万不可行差蹋错。
据外媒报道,今年全球太阳能面板需求有望增加29%左右。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或迎来2006年以来的第一个缺口。这将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光伏产业萎靡。
供需关系逆转能源咨询公司IHS太阳能产业分析师Stefan de Haan表示:“电池和模块组件过剩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现在已经没有大规模产能过剩了。”
根据彭博数据,光伏行业今年的全球光电装机量可能多达52GW,2015年的装机量或将增至61GW,而2013年的装机量总计仅为40GW。其中,至2030年,预计中国将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477GW。而从2013年到2030年,中国每年预计将平均新增17GW陆上风电和 4GW太阳能光伏发电。而据Stefan de Haan预计,剔除过时或已被废弃的生产线,全球光伏行业产能约为59GW。虽然目前产能略超需求,但是今后两年需求的大幅上升将使得供需紧张的关系日益突出。
前几年,由于光伏产业利润高、行业门槛低以及缺乏合理引导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热钱蜂拥光伏行业,这就使得光伏行业产能逐步走向过剩。但是盲目扩张以及产能过剩背景下,产品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也直线下降,许多光伏企业纷纷陷入亏损境地。2013年,曾经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制造企业无锡尚德就无奈宣布公司实施破产重组。
欧美再设限尽管全球光伏供需关系出现逆转,但是欧美国家又再度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设限,这或将对中国光伏出口型企业销售造成影响。其中美国再度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欧盟光伏制造产业也正准备申请材料,明确转口的地理范围,拟于今秋对中国光伏产业提起反规避调查申请。
数据显示,2013年北美地区光伏产品需求量达到4.6GW,占到全球需求份额的12%。其中,美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创纪录地达到4.2GW,同比增长15%,成为继亚太之后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美国太阳能联盟总裁基格沙(Jigar Shah)更是预计美国因此将成为2016年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他认为,太阳能已成为美国能源领域增长最快的部分。美国已采取一种缓慢并稳定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太阳能领域,他们将逐步教导银行业去投资太阳能。
对于如此规模市场,一旦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光伏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则将对中国光伏产业出口的产品课以重税,这无疑也将对中国光伏生产企业产生不良影响。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称,初步认定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口的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其中中国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33%~165.04%,台湾地区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7.59%~44.18%。而最终结果将视2014年底和2015年初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决定。
不过,此次“双反”调查中,中国台湾地区出口的光伏产品也遭到美国商务部调查,而这也将对中国大陆企业进口中国台湾地区电池片生产组件以规避双反的生产方式产生影响。光伏企业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产品经由台湾绕道的方式被堵死,中国大陆太阳能企业恐怕会失去美国市场。业内人士估计,此次第二轮“双反”或将导致30亿美元的行业损失。
返春行情不改虽然欧美再度设限,但是总体来说,今年中国光伏企业或将现返春行情。
今年以来,中国针对光伏产业先后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其中,6月底能源局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上网电价“二选一”的方案和鼓励开展多种形式分布式光伏应用的政策对今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地方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北京、合肥等地都对光伏发电具体的补贴等政策作出明示。
数据也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多晶硅均价同比上涨29.3%,组件均价上涨7.3%。价量齐升的背景之下,分析人士认为,光伏产业调整趋势明显,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随着全球需求的提升,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推广政策,光伏行业的春天已经开始接近。近日,中概股晶科能源(JKS.NYSE)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截至6月30日,晶科能源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4.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17.6亿元增长27%;净利润为1.38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4830万元增长186%;同时其第二季度毛利率以及运营利润率也较去年同期上涨,其中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7%涨至22.6%,运营利润率则由去年同期的8.8%涨至10.3%。而不仅仅晶科能源,近年来中概股中多数光伏相关企业也逐步扭亏为盈,其中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的英利(YGE.NYSE)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由亏损6.118亿元人民币缩窄至3.38亿元左右。而昱辉阳光(SOL.NYSE)也重归盈利轨道,毛利率达到14.7%,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针对美国“双反”调查可能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英利表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市场的发货量已经占公司总发货量的53%,而美国市场只占其总发货量的20%,并且今年这一比例预计将下滑至16%。因此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相关光伏企业的销量还将继续增长,而中国的增量或将能够弥补部分企业出口量的下滑,对其公司业绩影响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