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视频成长快速,未来空间仍大
2013-03-27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截止2012年,我国安防行业总值已达到3240亿元左右,其中产品市场占41%,约为1365亿元,工程和服务占59%,约为1965亿元。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安防产业年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0%左右,2015年达到5000亿元。
据初步估算在整个安防产业链中,安防设备、安防工程和运营服务三部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5%、55%和5%。在安防设备部分,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和楼宇对讲是四个主要产品,其中视频监控约占整个安防设备收入的40%左右,是安防设备中最大的一块蛋糕。视频监控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市场份额大,其收入增速在近几年也是各项产品中最快的。据统计在过去三年中视频安防产品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30%,高于其他三项产品的收入增速。
按照发达国家安防行业发展经验来看,当安防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前端产品将放量增长,通常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的收入比例会达到3:1。从我国安防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正处于前端加速放量的发展过程中。
据初步估算在整个安防产业链中,安防设备、安防工程和运营服务三部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5%、55%和5%。在安防设备部分,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和楼宇对讲是四个主要产品,其中视频监控约占整个安防设备收入的40%左右,是安防设备中最大的一块蛋糕。视频监控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市场份额大,其收入增速在近几年也是各项产品中最快的。据统计在过去三年中视频安防产品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30%,高于其他三项产品的收入增速。
按照发达国家安防行业发展经验来看,当安防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前端产品将放量增长,通常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的收入比例会达到3:1。从我国安防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正处于前端加速放量的发展过程中。
美国财政部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小幅减持27亿美元美债,目前仍为美国最大“债主”。
数据显示,2014年2月,中国持有美债总额为1.2729万亿美元,较2014年1月修正后的1.2756万亿美元减少27亿美元。2014年1月修正前的数据为1.2735万亿美元。
2013年以来,中国增持美债多、减持美债少,持有总额一直稳超1.2万亿美元;2013年10月,中国持有美债总额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11月更升至1.316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2013年12月,中国转而大幅减持467亿美元美债,持有美债总额回落至1.3万亿美元以内,但全年仍增持496亿美元美债;进入2014年后,中国1月增持56亿美元美债,2月减持27亿美元美债,增减幅度较为平稳。
其它主要持有国方面,第二大债权国日本2014年2月增持91亿美元美债,持有总额升至1.2105万亿美元,目前与中国相差624亿美元。
总体来看,2014年2月,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美债总额为5.8853万亿美元,较2014年1月增加450亿美元,不仅连续7个月保持上扬,而且持有总额创历史新高。
市场人士指出,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美债总额不断增加,表明美债作为全球资本避风港的地位尚未动摇。今年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复苏稳固,预计外国投资者会对美债保持强劲需求。
对于增持或减持美债,中国官方强调,美债市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市场,不论增持还是减持都是正常投资操作,中国会根据市场上的各种变动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操作,外界不必进行过多的政治化解读。
数据显示,2014年2月,中国持有美债总额为1.2729万亿美元,较2014年1月修正后的1.2756万亿美元减少27亿美元。2014年1月修正前的数据为1.2735万亿美元。
2013年以来,中国增持美债多、减持美债少,持有总额一直稳超1.2万亿美元;2013年10月,中国持有美债总额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11月更升至1.316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2013年12月,中国转而大幅减持467亿美元美债,持有美债总额回落至1.3万亿美元以内,但全年仍增持496亿美元美债;进入2014年后,中国1月增持56亿美元美债,2月减持27亿美元美债,增减幅度较为平稳。
其它主要持有国方面,第二大债权国日本2014年2月增持91亿美元美债,持有总额升至1.2105万亿美元,目前与中国相差624亿美元。
总体来看,2014年2月,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美债总额为5.8853万亿美元,较2014年1月增加450亿美元,不仅连续7个月保持上扬,而且持有总额创历史新高。
市场人士指出,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美债总额不断增加,表明美债作为全球资本避风港的地位尚未动摇。今年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复苏稳固,预计外国投资者会对美债保持强劲需求。
对于增持或减持美债,中国官方强调,美债市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市场,不论增持还是减持都是正常投资操作,中国会根据市场上的各种变动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操作,外界不必进行过多的政治化解读。
下一篇:周期更替,或有回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