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动能最强的股票
2012-11-14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600098,600519,000826,000568,600406,002313,002226,600323,000999,002014,600522,600729,600859,601328,000001,600741,600011,002033,002161,600535,002179,000888,600436,002186,002157,002304,002081,002068,002311,002146,000028,000858,000823,600582,600993,000848,000002,002065,000651,600690,600017,600015,600036,601169,000157,600016,601009,600000,601166,600897,600794,600004,600717,600104,601398,601939,601088,601988,600350,600060,600196,600548,002241,002004,600809,600343,002140,002318,002306,600079,600518,000538,600479,002086,002255,600486,002230,002236,002038,600085,600276,600694,300005,600827,600723,002029,002269,002154,600823,000759,600309,000419,002142,000970,600489,600549,
当“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还在被用来形容某些商品的价格飙涨时,银行股却正在遭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切肤之痛—股价跌破净资产,市盈率也达到史上最低。在此背景下,市场各方仍表现迥异:有人出手“砸盘”,有人信心回升。
基金显露减持迹象
由于最早一份完整披露的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也要等到今年3月份才能披露,因此目前获取上市银行股东变化的相关数据比较困难。但是,日前平安银行一份与定向增发相关的公告却“泄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名单,谁在增持、谁在减持也一目了然。
平安银行1月8日披露的定增新增股票上市公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期货私募大佬葛卫东增持了平安银行1367.71万股,截至目前,葛卫东位列该行第四大股东,持股16893.7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7%。
而位居前十大股东的四只基金中,有三只选择了减持,合计减持1673.18万股;仅一只选择增持。具体分别为: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减持338.46万股、融通深证1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640.48万股、易方达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694.24万股;南方富时中国A50ETF增持855.07万股。
去年三季度,上述三家减持的基金公司已经分别减持了514.45万股、37.95万股和886.44万股。
当然,上述减持仅仅是基金减持上市银行股权的冰山一角或者说一个缩影。由于基金公司2013年的四季报还没有披露,基金公司去年四季度操盘银行股的全景自然也并未展现,不过,结合去年三季度基金减持银行的情况以及目前去年10月份以来银行股的走势来看,基金对于银行的态度恐怕并未有明显转变。
融资融券整体未做空
A股市场中的大户和中户,也存在做空银行股的理论可能,毕竟,借道融资融券市场,资金量比较充足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实现做空。但是,从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融资融券市场整体而言并未做空银行股,反而是多方占据一定程度的优势。
沪深交易所和同花顺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银行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区间融资买入额高于区间融资偿还额,其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区间融资买入额都是远远高于区间偿还额,差额最高的兴业银行超过了15亿元;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的区间融资买入额也是明显高于区间偿还额的。
融券方面,上述时间段内,16家上市银行合计的区间融券卖出略高于区间融券偿还,但是优势仅200余万股,而且各家银行的融券卖出与偿还都比较均衡,数量差距也比较小,多为十万股的量级。
由此可见,以大户和中户为主的个人投资者和积极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部分小型机构投资者对于银行股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他们并非“砸盘者”。
港股市场信心回升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17日,9家AH两地上市的银行中,有7家银行H股价格高于A股(已经考虑汇率因素)。其中,农业银行的H股溢价率最高,溢价幅度达到16.1%,其后依次为光大银行溢价率14.7%、工商银行溢价率14.4%、建设银行溢价率12.3%、交通银行溢价率12.2%、招商银行溢价率10.2%、中国银行9.5%。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H股有所折价,但是折价率均不足15%。
而此前的2013年9月23日,本报记者统计发现,8家两地上市的银行股中有6家出现了H股较A股溢价。其中,溢价幅度最高的是农业银行,溢价率为15.2%;其次为工商银行,溢价率为13.6%;第三名为建设银行,溢价率为10.4%。当时,民生银行的折价率接近30%。
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可以发现,去年四季度以来(港元在此期间还出现了相对于人民币的小幅度贬值),H股市场投资者对于中资银行股的信心有所增强,不仅多家银行的溢价率都明显提升,原本折价的银行的折价率也都大幅度收窄。
大股东增持力度减弱
2013年第四季度,银行股大股东增持的力度有所减弱,代表国家队资金的汇金对四大行的日均增持额较6月份明显下降。
按照四大行2013年6月13日至12月12日半年间的区间成交均价大致测算,中央汇金第五轮用于增持四大行的资金分别为工行6.83亿元、农行4.57亿元、中行3.1亿元、建行4.47亿元,合计约19亿元。
对比2013年6月中旬四大行的公告以及其去年半年报可以发现,2013年4、5月份,汇金并未增持四大行,二季度的增持全部是在从2013年6月13日-6月28日之间的12个交易日内完成的。按照四大行上述12个交易日的区间成交均价大致估算,汇金用于增持四大行的资金分别约为1.86亿元、3.77亿元、6.19亿元、4.31亿元,合计约16.13亿元,折合每个交易日日均出手1.34亿元。汇金去年下半年增持四大行大致耗资3亿元,如果也折合成日均出手恐怕仅为200多万元。
此外,近年来民营资金增持银行股的领军人物史玉柱在去年9月10后也暂未出手增持民生银行A股,仅在其微博中表示,“别担心我公司的民生银行投资,现在账面仍浮赢不少。再说我是长线投资,暂时浮亏也不怕”。
基金显露减持迹象
由于最早一份完整披露的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也要等到今年3月份才能披露,因此目前获取上市银行股东变化的相关数据比较困难。但是,日前平安银行一份与定向增发相关的公告却“泄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名单,谁在增持、谁在减持也一目了然。
平安银行1月8日披露的定增新增股票上市公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期货私募大佬葛卫东增持了平安银行1367.71万股,截至目前,葛卫东位列该行第四大股东,持股16893.7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7%。
而位居前十大股东的四只基金中,有三只选择了减持,合计减持1673.18万股;仅一只选择增持。具体分别为: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减持338.46万股、融通深证1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640.48万股、易方达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694.24万股;南方富时中国A50ETF增持855.07万股。
去年三季度,上述三家减持的基金公司已经分别减持了514.45万股、37.95万股和886.44万股。
当然,上述减持仅仅是基金减持上市银行股权的冰山一角或者说一个缩影。由于基金公司2013年的四季报还没有披露,基金公司去年四季度操盘银行股的全景自然也并未展现,不过,结合去年三季度基金减持银行的情况以及目前去年10月份以来银行股的走势来看,基金对于银行的态度恐怕并未有明显转变。
融资融券整体未做空
A股市场中的大户和中户,也存在做空银行股的理论可能,毕竟,借道融资融券市场,资金量比较充足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实现做空。但是,从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融资融券市场整体而言并未做空银行股,反而是多方占据一定程度的优势。
沪深交易所和同花顺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银行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区间融资买入额高于区间融资偿还额,其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区间融资买入额都是远远高于区间偿还额,差额最高的兴业银行超过了15亿元;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的区间融资买入额也是明显高于区间偿还额的。
融券方面,上述时间段内,16家上市银行合计的区间融券卖出略高于区间融券偿还,但是优势仅200余万股,而且各家银行的融券卖出与偿还都比较均衡,数量差距也比较小,多为十万股的量级。
由此可见,以大户和中户为主的个人投资者和积极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部分小型机构投资者对于银行股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他们并非“砸盘者”。
港股市场信心回升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17日,9家AH两地上市的银行中,有7家银行H股价格高于A股(已经考虑汇率因素)。其中,农业银行的H股溢价率最高,溢价幅度达到16.1%,其后依次为光大银行溢价率14.7%、工商银行溢价率14.4%、建设银行溢价率12.3%、交通银行溢价率12.2%、招商银行溢价率10.2%、中国银行9.5%。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H股有所折价,但是折价率均不足15%。
而此前的2013年9月23日,本报记者统计发现,8家两地上市的银行股中有6家出现了H股较A股溢价。其中,溢价幅度最高的是农业银行,溢价率为15.2%;其次为工商银行,溢价率为13.6%;第三名为建设银行,溢价率为10.4%。当时,民生银行的折价率接近30%。
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可以发现,去年四季度以来(港元在此期间还出现了相对于人民币的小幅度贬值),H股市场投资者对于中资银行股的信心有所增强,不仅多家银行的溢价率都明显提升,原本折价的银行的折价率也都大幅度收窄。
大股东增持力度减弱
2013年第四季度,银行股大股东增持的力度有所减弱,代表国家队资金的汇金对四大行的日均增持额较6月份明显下降。
按照四大行2013年6月13日至12月12日半年间的区间成交均价大致测算,中央汇金第五轮用于增持四大行的资金分别为工行6.83亿元、农行4.57亿元、中行3.1亿元、建行4.47亿元,合计约19亿元。
对比2013年6月中旬四大行的公告以及其去年半年报可以发现,2013年4、5月份,汇金并未增持四大行,二季度的增持全部是在从2013年6月13日-6月28日之间的12个交易日内完成的。按照四大行上述12个交易日的区间成交均价大致估算,汇金用于增持四大行的资金分别约为1.86亿元、3.77亿元、6.19亿元、4.31亿元,合计约16.13亿元,折合每个交易日日均出手1.34亿元。汇金去年下半年增持四大行大致耗资3亿元,如果也折合成日均出手恐怕仅为200多万元。
此外,近年来民营资金增持银行股的领军人物史玉柱在去年9月10后也暂未出手增持民生银行A股,仅在其微博中表示,“别担心我公司的民生银行投资,现在账面仍浮赢不少。再说我是长线投资,暂时浮亏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