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中国股市
2013-12-11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A股目前有点纠结,一方面是一些股票成长性高但估值也高,包括新传媒、网游、环保等在内的高成长股的整体估值都在50倍动态市盈率以上,尽管压力在上周IPO重启的消息公布后有所释放。另一方面是周期性股票的股价有跌落到池底的现象,尤其是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煤炭、有色等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恐慌”情绪,附带也影响到对对其它并不那么差的股票的判断力。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买还是不买之间度来走去。
但不论创业板有无陷入高估值的泥淖,不论蓝筹股是否会继续让人失望多于希望,市场最终总要寻找向上突破的契机。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空间有限,部分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其基本面也正在回暖,它们2013年的季度业绩甚至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下滑而降低,反而还在上升,包括安徽合力、中国平安、青岛海尔、格力电器、江铃汽车等等,目前市盈率在10倍左右,加上IPO新政、优先股发行等改革的助推作用,“周期性恐慌”情绪有可能在整体环境的多钟因素作用下在不经意间渐行渐淡,部分无暗藏陷阱的不确定性较低的低估值蓝筹股或将有一次估值修复的机会。想必这也是文中部分基金经理规避环保等创业板股票,从一些稳定增长的行业,如医药、农业等行业寻找目标的主要逻辑。但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比如我们对我国农业板块中大部分现有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就一直心存疑虑。
但不论创业板有无陷入高估值的泥淖,不论蓝筹股是否会继续让人失望多于希望,市场最终总要寻找向上突破的契机。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空间有限,部分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其基本面也正在回暖,它们2013年的季度业绩甚至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下滑而降低,反而还在上升,包括安徽合力、中国平安、青岛海尔、格力电器、江铃汽车等等,目前市盈率在10倍左右,加上IPO新政、优先股发行等改革的助推作用,“周期性恐慌”情绪有可能在整体环境的多钟因素作用下在不经意间渐行渐淡,部分无暗藏陷阱的不确定性较低的低估值蓝筹股或将有一次估值修复的机会。想必这也是文中部分基金经理规避环保等创业板股票,从一些稳定增长的行业,如医药、农业等行业寻找目标的主要逻辑。但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比如我们对我国农业板块中大部分现有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就一直心存疑虑。
A股目前有点纠结,一方面是一些股票成长性高但估值也高,包括新传媒、网游、环保等在内的高成长股的整体估值都在50倍动态市盈率以上,尽管压力在上周IPO重启的消息公布后有所释放。另一方面是周期性股票的股价有跌落到池底的现象,尤其是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煤炭、有色等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恐慌”情绪,附带也影响到对对其它并不那么差的股票的判断力。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买还是不买之间度来走去。
但不论创业板有无陷入高估值的泥淖,不论蓝筹股是否会继续让人失望多于希望,市场最终总要寻找向上突破的契机。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空间有限,部分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其基本面也正在回暖,它们2013年的季度业绩甚至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下滑而降低,反而还在上升,包括安徽合力、中国平安、青岛海尔、格力电器、江铃汽车等等,目前市盈率在10倍左右,加上IPO新政、优先股发行等改革的助推作用,“周期性恐慌”情绪有可能在整体环境的多钟因素作用下在不经意间渐行渐淡,部分无暗藏陷阱的不确定性较低的低估值蓝筹股或将有一次估值修复的机会。想必这也是文中部分基金经理规避环保等创业板股票,从一些稳定增长的行业,如医药、农业等行业寻找目标的主要逻辑。但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比如我们对我国农业板块中大部分现有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就一直心存疑虑。
点击查看更详情内容>>
但不论创业板有无陷入高估值的泥淖,不论蓝筹股是否会继续让人失望多于希望,市场最终总要寻找向上突破的契机。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空间有限,部分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其基本面也正在回暖,它们2013年的季度业绩甚至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下滑而降低,反而还在上升,包括安徽合力、中国平安、青岛海尔、格力电器、江铃汽车等等,目前市盈率在10倍左右,加上IPO新政、优先股发行等改革的助推作用,“周期性恐慌”情绪有可能在整体环境的多钟因素作用下在不经意间渐行渐淡,部分无暗藏陷阱的不确定性较低的低估值蓝筹股或将有一次估值修复的机会。想必这也是文中部分基金经理规避环保等创业板股票,从一些稳定增长的行业,如医药、农业等行业寻找目标的主要逻辑。但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比如我们对我国农业板块中大部分现有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就一直心存疑虑。
点击查看更详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