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性评级良好的股票(四星)
2014-01-17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创2012年来新高,全年7.5%的增长目标实现无虞。但9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这可能意味着三季度回升势头难以延续。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8%,是2012年2季度以来最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整体经济“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三季度宏观经济强力反弹,环比增长2.2%,较二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是2011年四季度以来最大。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无虞。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已达7.7%,四季度当季增速只要在7%以上,便能保证实现全年增长7.5%的目标。
尽管三季度整体形势向好,但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有月度GDP之称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较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
三驾马车无一例外同比增速均较8月份下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较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3%,较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出口同比负增长0.3个百分点,较8月下降7.5个百分点。
数字的回落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原因,但仍然令人担忧,早前发布的9月PMI已经让分析人士怀疑本轮回升已经见顶。
徐高表示,三季度的回升主要受益于政策推动,特别是表内信贷,这种回升势头能否持续,仍然有赖于宏观政策。
但是,“四季度将没有增量信贷额度可以腾挪,”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微博)担心,“按照全年9万亿元和3:3:2:2的节奏投放测算,二季度被压缩的3200亿元信贷额度在三季度使用完毕。”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对当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也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复苏势头可能衰退,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和改革仍是重要的政策目标。部分主要行业仍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经济中的金融风险越来越高、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制定未来的经济改革纲领,这些未来几年要解决的问题意味着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较小;另一方面,与新兴市场增长相关的不确定性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快速升值将成为外需好转的阻碍因素。
不过,针对这种担心,盛来运表示,“9月份的变化是趋势性的还是偶然的,这只是一个月的情况,还需要观察。”他认为,9月份数据的回落,有基数、季节等因素,而且这些数据尽管回落但水平仍不低。比如,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10.2%,仍在10%以上,全年第二高位。“未来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大,支持中国经济的动力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