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胜于有为?
2012-10-27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沪指在本周和上周连续走出一个类似倒V字的形状,由2119点下降至2066点,主要与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不甚理想有关,让投资者的目光再度回归到股价上涨的最终动力——业绩成长性上来。
根据可比口径统计,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为141264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11203亿元,同比下滑4.25%,而去年同期增速接近20%。其中三季度单季,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4%,大于上半年约2%的下滑幅度。
从同期的《13周表现最差的股票分屏》不难看出,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类股票跌幅较大,同时它们也是在经济周期性下降中最容易受到波及的行业。受经济下行以及持续的通胀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不但难以维持过往的速度,快速增长的人工、原材料等营业成本也在压低企业毛利率,盈利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那么,我们就通过本周市值分屏去详细了解一下不同市值的股票的市场表现吧。
按10月26日的股价计算,本周共有509只股票列入统计。其中,大盘股153只,中盘股231只,小盘股125只。
大、中、小盘股的具体股票数量及估值分布如下表:
509只股票平均PE为26.08倍。按市值大小看,大盘股PE为19.73倍,中盘股PE为27.71倍,小盘股PE为31.22倍。按行业看,银行、公用事业、煤炭开采、及房地产行业平均PE各降至5.30、10.65、10.84及10.85倍。目前各类估值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市场似乎仍然不买账,该跌的依旧在跌,所以部分投资者不禁会生出“无为”胜于“有为”的感叹,但聪明的投资者会积极的寻找机会。
比如,从公司质量看,1-5号分别有111、83、201、88、26只股票。在111只成长动能为1号的股票中分别有80、21、9、1只对应处于JW四点的A、B、C、D点位置。光A的占比就高达72%,不少价值被低估的好股票正在等待自己真正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