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最快的股票 大-中-小盘分屏 估值偏低股票 估值合理股票 估值偏高股票 估值过高股票 市盈率最低的股票 市净率最低的股票 13周表现最好的股票 13周表现最差的股票 市销率最低的股票 最优(五星)股票 良好(四星)股票 一般(三星)股票 较差(二星)股票 最差(一星)股票

首页 分屏 市销率最低的股票 钢铁与商贸市销率相当,但综合估值差异颇大

钢铁与商贸市销率相当,但综合估值差异颇大

2013-09-12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有实无名
 
     影子银行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影子银行发挥的作用让人无法忽视。影子银行的概念源自美国,因酿就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而颇负盛名。国内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目前仍没有普遍认可的说法,但比较形象的说法为“无银行之名,却有银行之实”。
 
      影子银行资金来源多样,既包括储蓄资金、企业闲置资金,又包括从银行融资便利的企业和个人从银行套取的低利率贷款资金,再转手贷给影子银行的需求方——大量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和个人。
 
      即使目前银行信贷已经出现宽松,但影子银行体系的融资需求依然巨大。“找民间借贷的中小企业本来也不是银行愿意放贷的对象,融资需求并未因信贷宽松而下降。”深圳某民间借贷公司负责人称。
 
      可以印证影子银行信贷需求的是,今年前8个月信托贷款累计增加493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65倍;去年银行委托贷款新增超过万亿,达12962亿元,是2002年的74倍。在影子银行快速扩张之下,有多种形态的影子银行贷款已达到数万亿的存量规模。截至今年6月末,信托总规模已达到5.5万亿。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1年末委托贷款的余额已达到4.96万亿元,再加上今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约7154亿元,今年8月末委托贷款余额已达到5.68万亿元之巨。今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近千家,6月末贷款余额达4893亿元,相当于2010年末贷款余额的2.5倍。曾有业内人士估算民间借贷的规模达到3万亿元。
 
      对于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去年曾作过比较权威的估算。据他估算,2010年存量影子银行贷款已达20万亿元。
 
      随着影子银行的扩张,银行新增信贷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92%下降至2011年的53.7%。
 
      除了可以统计到的数据外,还有大量隐藏在银行同业业务数据中的“隐形信贷”。去年以来,银行与农信社合作通过票据“双买断”降规模、通过同业代付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先后遭遇监管部门的严格检查。监管严令背后是影子银行的迅速膨胀。
 
      今年上半年同业代付规模被要求纳入表内的监管政策酝酿出台,一度抑制了银行同业代付业务的扩张。按下葫芦浮起瓢,可反映银行通过与农信社票据“双买断”降规模情况的“买入返售票据”在今年上半年又出现了大增。今年6月末,14家上市银行(中行和中信银行未披露)买入返售票据规模合计达2.38万亿元,相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
 
      “买入返售票据里面肯定含有降规模的票据。至于降规模的票据的占比恐怕只有相关部门才清楚。”某股份制银行票据交易经理称。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与票据融资余额之间巨大的缺口难免让人怀疑票据融资规模消失的可能性。2010年末,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已达5.6万亿元,但国内票据融资额只有1.48万亿元;2011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6.68万亿元,但票据融资额只有1.52万亿元。
 
资金价格双轨
 
      不过,银行业内人士更愿意将银行体系内部、目的为绕开信贷规模控制的影子银行称为“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发展最初的动机很简单,为因贷款额度紧张而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后来银行开始大量通过理财产品为不能从正常银行贷款渠道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等提供融资。正是此类产品的发展造就了银行理财产品在短短数年内快速膨胀。去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16.5万亿元之巨。
 
      “在金融管制、资金垄断下,大型国企等能以低廉利率从银行获得大笔贷款,中小民企与政策限制型企业则普遍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形成金融‘双轨制’。”银联信相关报告称。银行正规贷款渠道贷款利率在6%左右,而民间借贷利率往往超过20%。
 
      在高利息回报的诱惑下,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使有的国企和上市公司等左手从银行获得贷款后,右手却往影子银行体系输送了大量资金。去年前8个月,包含“小额贷款”字眼的上市公司公告只有11个,今年前8个月则达到94个;去年在高达20%左右的委托贷款利率的诱惑下,上市公司已发放了大量委托贷款。今年委托贷款利率虽有所下行,但含“委托贷款”4个字的上市公司公告还是比去年增长了18%。
 
      还有更多的资金通过银行理财的渠道流入影子银行。银行理财产品隐藏的表外贷款规模的数据虽然难以统计,但从银行合作伙伴今年的数据亦可窥一斑,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今年6月末券商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4802.07亿元,较年初猛增1983.39亿元。而去年全年券商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不过新增了331.95亿元。
 
      银信合作作为银行理财表外业务主要通道今年占比亦大幅提高。据普益财富数据,银信合作占理财产品总数的比重已从去年的32.20%升至今年7月份的40.58%。“影子银行的扩张越来越厉害。影子银行扩张背后是在国家信用担保背景下,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动。”经济学家易宪容称。
 
风险何在
 
      这种或明或暗的资金流通渠道,对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和宏观调控的干扰究竟有多大?
 
      房地产行业恐怕是其中典型。实际上,近两年大量资金通过多种途径流入房地产领域,让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行业熬过了货币紧缩的寒冬,但同时削弱了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甚至贷款余额减少,但并没有影响房地产市场6月份回暖。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果房地产依赖银行贷款这一渠道的话,银行今年上半年收缩房地产信贷的力度足以令房企进一步绷紧资金链,甚至逼其以价换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称。
 
      但事实上银行正规信贷渠道紧缩房地产贷款的同时,“影子银行的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了房地产。除了房企以自己的名义融资外,还有的企业以其他名义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然后通过倒腾最终把钱投向了房地产。”易宪容称。
 
      影子银行给房地产行业源源不断输入资金的同时,也使得房地产行业过度信用扩张隐含的风险越来越高。“给国内的金融体系聚集了巨大的金融风险。”易宪容称。
 
      除此之外,以往一直流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的民间借贷,其风险亦在近两年得以集中体现,温州与鄂尔多斯的案例,让市场外人士看到了冰山一角。目前民间借贷风险爆发的长三角地区,民间借贷已经向银行大量传递风险。“民间借贷的模式跟传销很类似,一旦发生风险,就会沿着借贷链条扩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称。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银行表外融资与表内资产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无法斩断,银行恐怕不能完全置身于影子银行的风险之外。
 
      “银行表外业务和信托业务的风险来自两大领域,一是过去几年银行信贷限制的房地产融资,二是因贷款额度紧张被银行赶到表外的融资项目,这些项目当时之所以被赶至表外,可能银行觉得风险较高,或者认为风险存在不确定性。”赵庆明称。房地产融资还存在重复抵押、“挂羊头卖狗肉”等多种放大融资风险的手法,而信息不对称使得影子银行资金提供方难以发现其中的风险。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