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在手订单饱满 中速永磁快速增长
2022-08-30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业绩总结: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下降8.1%;实现归母净利润19.2 亿元,同比下降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7 亿元,同比下降2.3%;EPS 为0.4 元。2022 年二季度实现营收102.8 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6.5 亿元,同比下降30.6%。
中速永磁产品放量,在手订单占比最高。2022 年上半年,公司MSPM 产品实现营收13.7 亿元,毛利率为10.2%,销量701.6MW,与去年相比量利大幅提升。目前公司中速永磁四大平台中,GWHV20/21 平台机组均采用ETOP 设计,采用单叶片吊装及一键启动方案,进一步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MSPM 机组外部待执行订单达7212.2MW,在风电机组订单中占比46.5%(高于3S/4S平台的41%);MSPM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7508.MW,占比91.6%,订单充足为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提供充足保障。
直驱永磁稳步推进,已获市场高度认可。受行业阶段性需求低迷及疫情反复影响,上半年公司风机实现收入90.5 亿元,同比下滑27.7%,其中只有3S/4S 机型销量实现正增长,同比+102.5%。尽管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产品技术已取得多项突破。公司并网发电全球首台直驱永磁低频风电机组GW77-1.1MW,低频风机技术的推广,为未来公司大规模进军中远海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公司5S 平台获得EPD、DNV 型式认证证书;自主研发的仿真软件GTSim,成为亚洲首个获T-V NORD 权威认证的主机厂,品牌效应助推公司率先受益行业复苏。
后市场服务前景向好,公司融合解决方案实现业绩兑现。2022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25.3GW,同比增长48%;后服务收入10.4 亿元,同比增长38.2%。目前公司售电服务已实现国内主要能源区域的全覆盖,上半年新签容量约14 亿kWh,公司一体化布局风电前后端扩大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510.8 亿元、550.5亿元、602.7 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4.7%的复合增长率。公司中速永磁放量,品牌技术优势有望率先受益下半年行业复苏,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风机整机市场格局变化,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中速永磁产品放量,在手订单占比最高。2022 年上半年,公司MSPM 产品实现营收13.7 亿元,毛利率为10.2%,销量701.6MW,与去年相比量利大幅提升。目前公司中速永磁四大平台中,GWHV20/21 平台机组均采用ETOP 设计,采用单叶片吊装及一键启动方案,进一步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MSPM 机组外部待执行订单达7212.2MW,在风电机组订单中占比46.5%(高于3S/4S平台的41%);MSPM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7508.MW,占比91.6%,订单充足为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提供充足保障。
直驱永磁稳步推进,已获市场高度认可。受行业阶段性需求低迷及疫情反复影响,上半年公司风机实现收入90.5 亿元,同比下滑27.7%,其中只有3S/4S 机型销量实现正增长,同比+102.5%。尽管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产品技术已取得多项突破。公司并网发电全球首台直驱永磁低频风电机组GW77-1.1MW,低频风机技术的推广,为未来公司大规模进军中远海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公司5S 平台获得EPD、DNV 型式认证证书;自主研发的仿真软件GTSim,成为亚洲首个获T-V NORD 权威认证的主机厂,品牌效应助推公司率先受益行业复苏。
后市场服务前景向好,公司融合解决方案实现业绩兑现。2022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25.3GW,同比增长48%;后服务收入10.4 亿元,同比增长38.2%。目前公司售电服务已实现国内主要能源区域的全覆盖,上半年新签容量约14 亿kWh,公司一体化布局风电前后端扩大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510.8 亿元、550.5亿元、602.7 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4.7%的复合增长率。公司中速永磁放量,品牌技术优势有望率先受益下半年行业复苏,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风机整机市场格局变化,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