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 从“中国面包第一股”,到增收不增利,桃李面包没救了?

从“中国面包第一股”,到增收不增利,桃李面包没救了?

2022-08-30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2015年之前,谁也没想到卖面包竟然也能上市,桃李面包做到了,上市后的市值曾一度高达300亿。没成想辉煌过后便是一路碰壁,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今年颓势愈发明显,上半年业绩更是掀开了企业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8月10日晚间,桃李面包公布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1.59%至3.69亿元。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半年报公布之后,股东开始减持,这一公告已于8月12日公布。

昔日中国第一短保面包,竟然会落得如此境地,让人唏嘘。

桃李面包,难满天下

现如今,成功的企业都喜欢讲故事,尤其是创业故事,希望借此为企业添加一丝传奇色彩。桃李面包也不例外,不过它的故事更温情一些。

1995年,当了四十余载教师的吴志刚从学校退休,因为喜欢吃面包,便开始尝试进军这一行业,并于1997年在辽宁丹东开了一家面包作坊,名为“桃李”。据传,这一名字取自“桃李满天下”,寄托了创始人吴志刚身为教师的心愿。

桃李面包在成立之初,发展十分喜人,因抓住了面包业“新鲜”痛点,大胆的将产品保质期砍到5-7天,突破面包房终端与长保新鲜限制。并通过“中央厨房+批发”模式,以产定销,迅速占领了东北市场。然而,时过境迁,桃李面包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对于企业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净利润下降,而是增收不增利,这相当于企业是在努力努力白努力,桃李面包上半年便是如此。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29.39亿元,同比增长7.32%,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1.59%至3.69亿元。

除此之外,桃李面包子公司的状况也不太好。在上市后,桃李面包开始大举南下,在深圳、江苏、武汉、厦门等地大量建厂,但新开的子公司大多尚未盈利,今年这一问题更为严重,37家子公司中,有17家是亏损状态,江苏桃李的亏损更是高达1077.5万元。

大厦将倾,非一日之功,桃李面包的现如今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企业的增速疲态问题也日益严重,数据显示,桃李面包营收增速已经连续四年呈现下滑态势,2016-2020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8.95%、23.42%、18.47%、16.77%和5.66%。

子公司亏损,营收连年下降,离不开的东北市场,进不去的南方地区,桃李面包满天下的梦,碎于2021。

当新鲜送达成为“伪命题”后……

从“中国面包第一股”,到如今的地步,桃李面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企业将主要原因归结为两方面

一是今年一季度下游需求回落至正常水平,返货率、折让率上升拉低毛利率水平,促销投入增加提高销售费用;


二是去年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在今年陆续到期,间接增加各项费用支出,受此影响,公司毛销差同比出现明显下滑。

对于消费者而言,以上回答过于官方,他们压根不关系企业的发展与规划,只注重产品本身,口感好、品质高、价格公道,自然会有人买单。但桃李面包在品控方面却频繁出事,一次又一次的踩到消费者的雷区

桃李面包公众号的简介只有一句话:桃李面包,新鲜送达。现如今,新鲜二字却与品牌渐行渐远。

今年三月份,据济南网友@额苗苗苗爆料,“今天无意间翻出了2020年8月买的桃李面包,然后发现竟然没有变质,闻着也没有丝毫变化,我想知道里面这是要有多少防腐剂才会这样?”。无独有偶,山东市民王女士称自己于去年8月份买的桃李牌主食面包,在过期半年之后外观看不出任何霉变、腐坏的情况,堪比“冻龄”。

“过期之后收回工厂风干粉碎,卖给饲料厂喂牛喂猪”,桃李面包对过期产品的处理方式一度被网友称赞。只是当新鲜成为了“伪命题”,面包过期却依然“冻龄”,恐怕猪都不敢吃吧……

图片源自微博@济南市济南事

一向以自有工厂为傲的桃李面包,在新鲜之外,品控问题也层出不穷。仅今年的6-8月,在黑猫投诉平台,就有多位消费者反映称在面包内部吃出异物,例如苍蝇、虫子、塑料条等。

攻城略地也好、竞争血拼也罢,产品力才是根基王道。可惜,桃李面包忘记了。

“中国面包第一股”沦为创始人家族的提款机?

在半年报发布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唱衰桃李面包的新闻。难道真的是因为净利润下滑吗?显然不是。上市公司家大业大,利润下滑虽让不少投资者为其捏一把汗,但仍在可解决的范畴。外界甚至投资人真正担心的,是桃李面包股东近两年密集大额的套现。

资料显示,桃李面包实际上是一个“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吴氏家族,吴氏家族及其亲属合计持股超过 80%。创业之初,家族模式能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但随着企业的壮大,家族企业的弊端会逐步凸显,比如任人唯亲、乱用权利、股权套现等。

“家族企业”风险较大,外界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8月16日下午,桃李面包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解除股份质押的公告。据悉,本次吴志刚解除质押2033万股,自此他已经累计质押公司股份3599万股。

据了解到,不只吴志刚一人减持套现,从2018年开始,吴志刚家族就先后进行了近10次的减持,共计套现已超36亿元。“自家企业”面临收增长放缓的情况,大股东不仅没有稳定军心,反而大量减持,难怪外界会说桃李面包“沦为创始人家族的提款机”。

内忧不断,“外患”也逐渐增多。桃李面包进不去的南方地区正在被达利园、盼盼抢占。除此之外,线下面包烘焙店铺也在逐年增加,不断地攻略消费者心智,瓜分短保面包市场,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市朱丹蓬表示:桃李面包依托的是品牌规模效应,所以在单店精准的运营方面,桃李面包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突破的。

从地方企业做到全国龙头并成功上市,桃李面包无疑是优秀的,只是曾经的辉煌已经落幕,现阶段桃李面包面临的挑战不减反增,既有竞争品牌对市场的瓜分,又有内部的一地鸡毛,未来留给它翻身的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