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 硅宝科技王有治:研究所到创业板的“沙”中掘金之路|名人早餐会

硅宝科技王有治:研究所到创业板的“沙”中掘金之路|名人早餐会

2022-07-12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王有治,硅宝科技(股票代码:300019)创始人、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曾获“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作为中国有机硅橡胶行业的知名专家,王有治先生积极推动了国内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的产业化,为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以及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财经早餐特邀王有治董事长做客《名人早餐会》栏目,与财友们分享下海创业故事、原材料涨价风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底色、“逐梦百亿”的历程和民营企业家的时代精神等话题。


财经早餐:王总是80年代大学生,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您为何选择从研究所下海创业?期间遇到了哪些挑战?


王有治:80年代大学生比较少,毕业后还能“分配”。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当时国内最大的化工研究院——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有机硅、有机氟、有机玻璃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关研究,为国防军工服务。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后下海潮兴起,我也在1995年下海,先在合资企业做技术总工,再前往沿海地区工作。许多产品只要做出来、市场有需求,过程中就有赚钱机会。在那时,沿海地区有与硅宝科技类似的工厂和产品,但四川还没有。我们有技术,可以做得更好,目标便是填补四川没有同类型产品的空白。

工作期间,我最大的收益是对市场的了解。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技术,中间有很长历程。

创业难免有许多困难,而我们难在资金问题上。硅宝科技第一次与外国公司合作,量级超出预期。当时民企贷款难,所有股东以及股东的配偶连带个人资产抵押,银行才能贷款,为避免纠纷,股东配偶也同时在场签字,当时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最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与外国公司的合作,由此硅宝科技也上了一个台阶。

财经早餐:原材料涨价对制造业的影响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硅宝科技如何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王有治:原材料从2018年开始逐步上涨,2020年至2021年间剧烈波动,期间也是行业洗牌的过程,危中有机。

硅宝科技作为有机硅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第一,坚持和供应商做好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产品供应;第二,继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增强用户粘性。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经营管理、供应链以及产品研发层面都会造成影响,但正因为加强了以上几个方面,硅宝科技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在此期间,利润率不是企业最主要的目标,能健康存活并与客户共同进步才是好企业。

原材料大幅涨价也代表了行业的周期,企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反而得到锻炼。

财经早餐:硅宝科技是制造业的单项冠军,还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您认为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有治:“十三五”期间,硅宝科技承担了有机硅行业唯一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是牵头人。具体而言,是让硅宝科技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把中国自主掌握的硅胶产业链应用到其他行业,减少对国外的依赖。

国家选中硅宝科技,首先是因为我们拥有行业第一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第二,我们拥有以院士、行业专家为代表的顾问团队;第三,我们有以博士、硕士为代表的研发团队。我们牵头了5所大学、4家单位,历经4年的研究,终于将高难度国家项目圆满完成。

企业的创新有三点保障,一是人才保障,也即刚才提到的研发团队,二是经费保障,三是制度保障,包括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创新离不开这三点保障。完整的研发体系、技术研发的传承,以及关键的项目组织能力,这些都展现了硅宝科技能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力。

财经早餐:您觉得硅宝科技在建筑胶领域如何保持领先?

王有治:硅宝科技成立后坚持为建筑业配套高端材料。20多年前,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开始流行,但是关键的幕墙技术,国内既没有标准,又没有相应产品。彼时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领导小组,在获得批复的8家企业中,硅宝科技是西部唯一一家。

硅宝科技的建筑业高端材料不拼价格、不做低端,只专注于高端产品,以及进口替代。鸟巢在建设高峰期时需要硅胶做防火封堵,硅宝科技和某国际知名品牌竞争,最后拿下了鸟巢项目。后来许多国家重点工程、标志性工程,如大兴机场、天府机场等世界一流机场,以及苏州东方之门超高层建筑,都选择使用硅宝科技的产品。

硅宝科技的愿景,是打造有机硅材料国际知名品牌。今后的目标不是和国内企业竞争,而是和国际巨头比拼。我认为有能力把该攻克的难题解决,我们也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技术永远都有创新,创新永无止境。


财经早餐:在“逐梦百亿”的道路上,几大核心赛道(建筑胶、工业胶等)未来理想的营收占比分别是多少?国内外哪些领域具备较强增长潜力?

王有治:2019年,我提出百亿销售的目标,当时硅宝科技销售收入刚过10亿。

行业角度而言,发展最快的是光伏。硅宝科技光伏用胶每年有200%-300%的增长。今年光伏装机容量接近100吉瓦(GW),上半年还保持超过50%的增长;每吉瓦(GW)用胶超1000吨,2021年光伏产业用胶量已达到十几万吨。建筑结构胶的生产线除个别指标有差别之外,可以生产光伏结构胶。按照“双碳”目标规划,未来光伏用胶量会比如今的建筑用胶更大。光伏产业将成为中国有机硅密封胶最大应用场景。

电子胶的发展速度也很快。除了此前收购的拓利科技,硅宝科技也在生产电子胶。光伏逆变器是电子用胶大户,汽车、消费电子端也有用胶,特点是行业、用户和产品相对分散。

增速减慢的是建筑用胶,但体量依然保持最大。但硅宝科技建筑用胶的占比和规模足够大,30%的增长也能带来可观的收入。在销售考核方面,硅宝科技的光伏用胶要增长300%,电子用胶要增长100%,而建筑业用胶只需要增长30%。

建筑业近年新增市场不景气,但硅宝科技建筑胶市场主要来源不是新增市场。第一,行业趋于集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同时精装房越来越多,大地产公司对装修材料的品牌、品质、服务乃至实力提出更高要求。第二,目前国家力推城市更新计划,只要牵涉金属、玻璃、铝材都需要粘接、密封。最后则是装配式建筑的兴起。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革命性的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采用装配式建筑,优势是减少了现场的环境污染和耗材,增加了建筑物的寿命,使得建筑物更美观。国家力推装配式建筑后,相应的材料需求也将增加。

财经早餐:硅宝科技与宁德时代合作,您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

王有治:动力电池硅碳负极是硅宝科技的全新领域,自2016年开始成立研发团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硅碳负极也是下一代负极材料,正好和硅相关。现在硅宝科技新建5万-10万吨的硅胶生产线轻车熟路,但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此前未曾涉及,其中仍需要大量创新。

财经早餐:百亿目标是有现实基础的。

王有治:百亿销售规模,事实上和国外同行相比不算大。在硅宝科技2019年达成10亿营收时我提出这一目标,那时许多员工对于10倍的增长没有信心,但实际在第二年就达成了20亿,去年又达成30亿。相差的倍数越来越小,目标越来越近,或许很快就能实现。


财经早餐:A股市场流传一种说法,十亿市值靠业务,百亿市值靠并购,千亿市值靠核爆业务+并购。对此您怎么看?

王有治:拓利科技成立20多年,主要从事生产电子行业密封材料。并购拓利补充了硅宝科技在电子用胶行业的短板,拓利在超高压输变电用胶领域也优势明显。

硅宝科技的第一个十年在寻求上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硅宝科技成为有机硅和新材料行业第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也是四川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但在上市之后,公司成立的第二个十年里,硅宝科技发展相对保守,应该继续发扬创业精神,继续在科研投入,在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上着力。

现在硅宝和原始股东、董事每年都要开座谈会进行复盘。2019年我提出一定要在第三个十年内实现百亿销售。按照规划,硅宝科技能达成其中的70-80亿,投资并购完成约20亿。2020年对拓利科技的并购达到了预期目标。

硅宝科技工业胶的占比最初只有10%,2021年已经达到30%,还将进一步增长。工业胶进口替代市场正在凸显,很多国内产品性能甚至比国外更好。如今电子新产品众多,在研发阶段就需要材料厂商配套某些材料,量产后融入供应链中,这是电子行业发展的特点。

汽车行业也有这一特点。以前几乎清一色是国外产品,因为以前中国采用德国标准,许多国外企业参与标准设定,工艺流程上已经设计成使用某产品。近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内产生了许多新标准,在如今的成本压力下,汽车材料进口替代趋势非常明显。

财经早餐:硅宝科技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王有治:硅宝科技的投资并购方面相对保守。但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四川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四川发展集团成为硅宝科技的大股东之后,我们加快了投资并购的步伐,借用股东的力量来弥补硅宝科技的劣势。


财经早餐:硅宝科技的管理理念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最后才是投资者,您如何看待这一排位?

王有治:硅宝科技坚持四个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排第一位的是客户,好企业要能与客户共同成长。第二要将员工凝聚在一起,才能做好对客户负责。第三要对社会负责,无论对于地方政府,还是整个行业,只有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才能长久。

在设定投资者的排位时有个小插曲,当时有股东提出反对意见,不满意员工放在投资者前面。而我的解释很简单,因为只有员工才能创造价值。作为上市公司,赚钱不是真正最重要的。硅宝科技从不做税收策划,做企业就应该缴税,上缴的税收越多,我越感到欣慰。

对客户、员工、社会都负责,股东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想把企业做好,要认识到企业到底是做什么。

在公司成长中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则是能把有机硅橡胶新产品应用到全新领域。硅宝科技第一次把硅橡胶引入到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此前用聚硫胶,现在则大部分用硅橡胶。将产品应用到全新领域,还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这对我而言最有意义。

硅胶有发展的前景正是因为产品替代、新的应用领域出现,与其他行业共同进步。

财经早餐:您现在是否还在一线与员工共事?

王有治:在一个企业中,大家其实都是平等的。有次我因急事乘早班机,与任正非并排坐,聊天过程中才知道他是一个人出差,为了不影响别人工作只坐早班机和晚班机。想见任正非约不上,但在飞机上能约上。

平易近人,不是将自己看高或者看低。管理层和员工是一样的,只是工作性质不同。我最初做研发,现在来到管理岗位,同时也在不断学习。

如今我依然和研发人员一起参与新产品的研究,不过主要是在开题、结题中。带领年轻人成长是最主要的任务,我现在日常经营管理相对参与较少,关注投资并购更多。硅宝科技经营团队在行业中很年轻,高管平均年龄才36岁。我希望,这一代人能将规模做得更好。


财经早餐:2022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处于关键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您在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方面,有哪些小故事可以分享给现在的“00后”?

王有治:现在年轻人有个误区,就业上不是选择公务员,就是选择大企业或外资企业。而我认为,我1988年分配到晨光化工研究院到车间实习,当时很多人认为我分到的岗位不好。但我在那一年受益最大,和老师傅们在一起,虽然是研究生毕业,但他们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年轻人要大胆地到经济建设的一线,也就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基层岗位去锻炼。

在基层锻炼后,才能向上走得更扎实。不要悬在空中,要敢于前往经济大潮的前沿,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