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股估值总汇》 宏观数据报道 快语宏观

首页 市场宏观 最新《个股估值总汇》 投资者如何避免损失和痛苦?

投资者如何避免损失和痛苦?

2020-01-06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临界点以上。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

     相关:8月3日公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2.8,较6月提高1.6个百分点,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

  点评:

  7月制造业PMI升至过去4个月以来最高,连续5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显示经济复苏仍在继续。结构上看,本月PMI回升的动力仍主要来自于生产端,7月生产指数54.0,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同期新高。生产指数走高更多体现企业预期层面的改善,7月采购量指数走高0.6个百分点至52.4%,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走高0.3个百分点至57.8%。需求端随着疫情常态化下生产生活的恢复也在稳步修复,7月新订单指数续升至51.7%,连续三个月上行且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指向需求持续改善,但需求整体改善情况仍然慢于生产。外贸方面,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回升5.8个百分点至48.4,虽然目前整体景气度并不算高,但环比仍在继续修复。抗疫物资出口、海外疫情错位、全球主要经济体放松封锁措施,均对出口起到短期支撑作用。库存方面,7月原材料库存指数较上月回升0.3个点至47.9,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月回升0.8个点至47.6,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双双回补,既有前期生产快于需求所引发的被动补库效应,也有需求好转所带动的部分行业主动补库效应,库存周期是否完全切换到主动补库阶段仍需进一步观察。价格方面,7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8.1%,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说明生产经营预期好转,愿意提前生产备货,也印证了当期库存数据的攀升;而出厂价格指数则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52.2%。两个价格指数的背离说明上游盈利在加速改善,而下游盈利暂时性受到挤压,企业盈利修复或将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