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增速下滑,股市难以走强
2013-04-28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快语宏观:国家统计局公布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40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较今年前两个月的17.2%大幅回落。其中,3月当月实现利润4649亿元,同比仅增长5.3%。自去年年底开始上扬的曲线,已呈现掉头向下的走势。
总的来说,工业利润数据下滑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也对应了近期的弱势市场,主要原因是包括出口在内的工业销量明显下滑,3月出口增速下滑至10%,与此同时,以PPI为代表的企业销售价格也在下滑,截至今年3月,PPI已经连续13个月为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未来几个月的出口仍有下降趋势,即使房地产和重工业有所好转,也不足以抵消其负面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将会维持下跌态势,这种难以好转的盈利趋势将形成对A股的向下推力,因为正如我们上月的一篇文章“盯住公司的盈利”中所提到,公司盈利才是决定股市走向的关键力量,在整体公司盈利下滑的环境中要指望股市全面走强,是不现实的。在上下波动,并便疲软的股市中,下功夫寻找盈利机会充沛的行业,盈利动能强劲的公司,才是你留着股市继续玩的理由。
总的来说,工业利润数据下滑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也对应了近期的弱势市场,主要原因是包括出口在内的工业销量明显下滑,3月出口增速下滑至10%,与此同时,以PPI为代表的企业销售价格也在下滑,截至今年3月,PPI已经连续13个月为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未来几个月的出口仍有下降趋势,即使房地产和重工业有所好转,也不足以抵消其负面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将会维持下跌态势,这种难以好转的盈利趋势将形成对A股的向下推力,因为正如我们上月的一篇文章“盯住公司的盈利”中所提到,公司盈利才是决定股市走向的关键力量,在整体公司盈利下滑的环境中要指望股市全面走强,是不现实的。在上下波动,并便疲软的股市中,下功夫寻找盈利机会充沛的行业,盈利动能强劲的公司,才是你留着股市继续玩的理由。
进入2012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的迹象已然明显。
5月22日,发改委网站“项目审批与批准”栏显示,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达100个项目获得批复,其中多为清洁能源领域,获批项目总量几乎相当于5月前20天总和。
这并非一个孤立事件。据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观察,“今年3-4月份发改委项目审批速度已明显较1-2月份有所加快,而同期土地供应也比去年同比增加了40%。”
不过,投资再度恢复的热度尚未传导至饱受信贷需求困乏的商业银行。5月22日,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截至5月20日,工、农、中、建尚未从月初信贷结构短暂调整中恢复过来,贷款新增投放仅340亿人民币;同时,存款流失仍在加剧,前20天四大行存款再度下降2700亿元。
新一轮刺激计划会否再度出炉?22日,一位股份制银行高层告诉记者,人民银行最近的内部精神是,信贷总量不会放松,如额度紧张,商业银行可申请提前投放。
然而,当下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是普遍的投放需求不足,正如上述高层所言,“平台受控、房地产受控、好企业脱媒发债,需求确实少了。”
信贷需求大萎缩
“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还是新增贷款的主流。”一位国有大行东北分行人士透露,这几个月来,每月月初贷款挤压,月末最后五天集中狂放,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单从数据看,进入2012年以来,除1月春节因素导致贷款投放提前外,2-5月在月初的信贷投放均偏慢,2-3月份四大行前10天新增贷款也仅为200亿和300亿元;不过,这并不影响到贷款投放的如期完成。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银行又不愿意浪费额度,只能一到月底、季末就开始冲刺,以期占满额度,票据贴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上述分行人士介绍,额度一旦没有用完,很有可能被总行给予缩减额度等处罚性措施。
4月份票据贴现一度占到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这就导致今年商业银行贷款波动呈现出,一到月末“后五日”集中冲刺,下月初又出现压缩的情形。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银行业人士坦言,总体而言,目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3-4月份信贷投放很不好,基本投不出去。投不出去有三大原因:
一,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符合银行可贷款条件的需求并不旺盛;二,银行定价过高,企业难以承受,4月份,各家银行都上调了贷款利率,有的银行一年期贷款综合定价已经超过了10%(加上担保费率),但实体经济部门的有的行业实际可承受的价格也就是10%-12%,企业压力比较大;三是,整体经济下行,企业经营低迷,导致用款较少,企业订单不足。
更加糟糕的是,时至5月份银行体系存款流失的趋势尚未明显改善。截至5月20日,四大行下降约2700亿。
据中金公司分析,经过一季度扩大保本型理财产品做大存款之后,部分银行感受到息差下降的负面影响,开始在2季度调整策略,兼顾规模和效益的平衡。因此,可能会导致失真存款的还原。
非“新刺激计划”?
5月份疲软的信贷增长,正折射出发改委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等举措,尚未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政策产生显著效果。
此前,中国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已一再回落,逼近20%的整数关口,甚至创下了2003年以来10年新低。
近日,温家宝总理调研时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过,有关货币政策应当进一步宽松的言论还是遭到银行业人士的“反感”。22日,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坦言,再来一场四万亿,绝对是灾难。他反问,“加大投资审批力度是一个‘定性’判断,但如何‘定量’?而且加大投资力度的参照是去年还是今年?”
在上述人士看来,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之后,普遍涌现的银行贷款追逐项目的非正常情况不会再现了,按照惯例,银行信贷启动之前,中央或地方政府立项、审批之时,往往会召集商业银行开会,但“目前这些实质性的举措还没开展”。
中金公司也认为,伴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实,对公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将有所提升,但是市场不应对此期望过高。若对公中长期贷款在政策刺激下大幅增长,则意味着银行信贷资产进一步固化和低效率化,需对银行股更加谨慎。
5月22日,发改委网站“项目审批与批准”栏显示,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达100个项目获得批复,其中多为清洁能源领域,获批项目总量几乎相当于5月前20天总和。
这并非一个孤立事件。据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观察,“今年3-4月份发改委项目审批速度已明显较1-2月份有所加快,而同期土地供应也比去年同比增加了40%。”
不过,投资再度恢复的热度尚未传导至饱受信贷需求困乏的商业银行。5月22日,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截至5月20日,工、农、中、建尚未从月初信贷结构短暂调整中恢复过来,贷款新增投放仅340亿人民币;同时,存款流失仍在加剧,前20天四大行存款再度下降2700亿元。
新一轮刺激计划会否再度出炉?22日,一位股份制银行高层告诉记者,人民银行最近的内部精神是,信贷总量不会放松,如额度紧张,商业银行可申请提前投放。
然而,当下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是普遍的投放需求不足,正如上述高层所言,“平台受控、房地产受控、好企业脱媒发债,需求确实少了。”
信贷需求大萎缩
“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还是新增贷款的主流。”一位国有大行东北分行人士透露,这几个月来,每月月初贷款挤压,月末最后五天集中狂放,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单从数据看,进入2012年以来,除1月春节因素导致贷款投放提前外,2-5月在月初的信贷投放均偏慢,2-3月份四大行前10天新增贷款也仅为200亿和300亿元;不过,这并不影响到贷款投放的如期完成。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银行又不愿意浪费额度,只能一到月底、季末就开始冲刺,以期占满额度,票据贴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上述分行人士介绍,额度一旦没有用完,很有可能被总行给予缩减额度等处罚性措施。
4月份票据贴现一度占到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这就导致今年商业银行贷款波动呈现出,一到月末“后五日”集中冲刺,下月初又出现压缩的情形。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银行业人士坦言,总体而言,目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3-4月份信贷投放很不好,基本投不出去。投不出去有三大原因:
一,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符合银行可贷款条件的需求并不旺盛;二,银行定价过高,企业难以承受,4月份,各家银行都上调了贷款利率,有的银行一年期贷款综合定价已经超过了10%(加上担保费率),但实体经济部门的有的行业实际可承受的价格也就是10%-12%,企业压力比较大;三是,整体经济下行,企业经营低迷,导致用款较少,企业订单不足。
更加糟糕的是,时至5月份银行体系存款流失的趋势尚未明显改善。截至5月20日,四大行下降约2700亿。
据中金公司分析,经过一季度扩大保本型理财产品做大存款之后,部分银行感受到息差下降的负面影响,开始在2季度调整策略,兼顾规模和效益的平衡。因此,可能会导致失真存款的还原。
非“新刺激计划”?
5月份疲软的信贷增长,正折射出发改委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等举措,尚未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政策产生显著效果。
此前,中国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已一再回落,逼近20%的整数关口,甚至创下了2003年以来10年新低。
近日,温家宝总理调研时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过,有关货币政策应当进一步宽松的言论还是遭到银行业人士的“反感”。22日,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坦言,再来一场四万亿,绝对是灾难。他反问,“加大投资审批力度是一个‘定性’判断,但如何‘定量’?而且加大投资力度的参照是去年还是今年?”
在上述人士看来,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之后,普遍涌现的银行贷款追逐项目的非正常情况不会再现了,按照惯例,银行信贷启动之前,中央或地方政府立项、审批之时,往往会召集商业银行开会,但“目前这些实质性的举措还没开展”。
中金公司也认为,伴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实,对公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将有所提升,但是市场不应对此期望过高。若对公中长期贷款在政策刺激下大幅增长,则意味着银行信贷资产进一步固化和低效率化,需对银行股更加谨慎。
上一篇:市场或朝悲观的方向倾斜
下一篇:在确定和不确定中股市上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