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难言回稳,市场风格会否转换?
2013-06-03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快语宏观: 5月PMI为50.8,比4月上升0.2个百分点,也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属于小小的正面惊喜。从分项来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3升1平1降,仅从业人员指数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8.8%,其他分项指数均较为平稳,加上4月新开工计划投资同比增长17.8%,比3月加快2.1个百分点,以及全国(用)发电量增速提升等先行指标好转,乐观人士据此认为经济回稳的态势趋于明显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国统局与今日汇丰公布的5月PMI终值相左。汇丰PMI终值为49.2,跌破荣枯线,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萎缩。官方说明是指数调查对象不同,官方PMI样本中大型企业较多,汇丰PMI则以小微企业为主。另外,5月官方PMI也有同样解释,5月大型企业PMI为51.1%、且较4月回升,而小企业PMI仅为47.3%,继续回落。这说明经济中一直以来最具活力的板块(sector),确实情况不妙,而且此一事实还多多少少被笼统的大数据掩盖着。
我们认为,PMI的些微回升,尤其是这个回升数字的背后还是小企业PMI在继续回落,并不能预示经济的向好。与此同时,在外需依然疲弱、消费欲振乏力的情况下,指望经济全方位向好更是不现实的。我们同时认为,在未来的一、二个季度里,在政府维他命式有限投资支持下,经济仍将可能维持目前这种疲而不衰的局面,除非政策主导的产业投资有了较明晰的路线图,李总理操持的行政改革催生出来了足够大的经济发展内生力量,否则这种疲态延续的时间还可能更长,甚至成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总的来看,5月的PMI数据以及最近的一些其它相关数据,对市场不会起到方向性的影响。所以,个股基本面分化引发的市场表现分化仍将是接下来的股市主调。需要记住的是,官方PMI和汇丰PMI均暗示大型企业的经营情况要好于小企业,加上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也已相对较高,这是否会令风格天平偏向大盘股?值得投资者注意。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国统局与今日汇丰公布的5月PMI终值相左。汇丰PMI终值为49.2,跌破荣枯线,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萎缩。官方说明是指数调查对象不同,官方PMI样本中大型企业较多,汇丰PMI则以小微企业为主。另外,5月官方PMI也有同样解释,5月大型企业PMI为51.1%、且较4月回升,而小企业PMI仅为47.3%,继续回落。这说明经济中一直以来最具活力的板块(sector),确实情况不妙,而且此一事实还多多少少被笼统的大数据掩盖着。
我们认为,PMI的些微回升,尤其是这个回升数字的背后还是小企业PMI在继续回落,并不能预示经济的向好。与此同时,在外需依然疲弱、消费欲振乏力的情况下,指望经济全方位向好更是不现实的。我们同时认为,在未来的一、二个季度里,在政府维他命式有限投资支持下,经济仍将可能维持目前这种疲而不衰的局面,除非政策主导的产业投资有了较明晰的路线图,李总理操持的行政改革催生出来了足够大的经济发展内生力量,否则这种疲态延续的时间还可能更长,甚至成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总的来看,5月的PMI数据以及最近的一些其它相关数据,对市场不会起到方向性的影响。所以,个股基本面分化引发的市场表现分化仍将是接下来的股市主调。需要记住的是,官方PMI和汇丰PMI均暗示大型企业的经营情况要好于小企业,加上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也已相对较高,这是否会令风格天平偏向大盘股?值得投资者注意。
我的养老金谁做主?
A股市场对基本养老保险金入市的预期似乎又有所回升。自去年12月以来,证监会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推动养老金入市都有提及。今年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养老金投资运营的举措一定要经过人社部的审核同意。养老金入市问题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在各种理由博弈的背后,作为养老金最终的支取人,他们在表达着一个疑问:“我的养老金谁做主?”
高年均收益率有赖于大行情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只有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两种投资渠道,专家测算称,过去10年养老金投资收益不足2%,低于同期的通胀率。
力挺入市者常常会用到这一组数字:截至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社保储备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9.17%,跑赢同期通货膨胀率。
但记者查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提供的2001年到2010年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年度报告》发现,9.17%的年均投资收益并不是一个稳健的增长,在最初的3年里,社保基金的收益均为超过3%,在股市牛熊急转的2008年,社保基金收益也顺势而下,亏了6.79%。而最为景气的3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虽然社保基金的收益率给出了29.01%、43.19%和16.12%的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这3年的上证指数分别涨了130%、97%和80%。
因此,虽然社保基金的年均收益率远远高于基本养老金,但也依赖了中国股市的大行情,而当下中国股市的“圈钱”顽疾与基本养老金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状况下让入市的养老金只赚不赔,无异于天方夜谭。
股市准备好了么?
另一方面,对于养老金入市的问题,中国的股市准备好了么?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2日,A股总市值较年初锐减50837.79亿元,A股流通市值锐减28866.94亿元,如果将其平摊至沪深两市的每个有效账户上,平均每户亏损4.2万元。
与之相异的是,在熊市中,却催生了一批“新贵”。数据显示,2011年A股千富榜中,有496名来自中小板,225名来自创业板,279名来自沪深两市主板。其中,创业板富豪最集中,平均每家创业板公司制造0.8个富豪,创业板成了“创富板”。从时间来看,2008年以来是A股市场富豪井喷期,1000名上榜富豪中,173名来自2001年前上市的企业,74名来自2002—2005年上市的企业,87名来自2006—2007年上市的企业,其余666名来自2008年以来上市的企业。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撰文指出,中国证券市场丑闻频频,最大的丑闻来自于大熊市中的财富集聚效应,以人们的养老金与住房保障金投入这样的市场,无异羊入虎口。在美国,缴纳养老金的人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安全投资。一旦强迫入市,亏损时有关方面就必须尽到赔偿之责。
A股市场对基本养老保险金入市的预期似乎又有所回升。自去年12月以来,证监会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推动养老金入市都有提及。今年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养老金投资运营的举措一定要经过人社部的审核同意。养老金入市问题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在各种理由博弈的背后,作为养老金最终的支取人,他们在表达着一个疑问:“我的养老金谁做主?”
高年均收益率有赖于大行情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只有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两种投资渠道,专家测算称,过去10年养老金投资收益不足2%,低于同期的通胀率。
力挺入市者常常会用到这一组数字:截至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社保储备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9.17%,跑赢同期通货膨胀率。
但记者查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提供的2001年到2010年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年度报告》发现,9.17%的年均投资收益并不是一个稳健的增长,在最初的3年里,社保基金的收益均为超过3%,在股市牛熊急转的2008年,社保基金收益也顺势而下,亏了6.79%。而最为景气的3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虽然社保基金的收益率给出了29.01%、43.19%和16.12%的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这3年的上证指数分别涨了130%、97%和80%。
因此,虽然社保基金的年均收益率远远高于基本养老金,但也依赖了中国股市的大行情,而当下中国股市的“圈钱”顽疾与基本养老金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状况下让入市的养老金只赚不赔,无异于天方夜谭。
股市准备好了么?
另一方面,对于养老金入市的问题,中国的股市准备好了么?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2日,A股总市值较年初锐减50837.79亿元,A股流通市值锐减28866.94亿元,如果将其平摊至沪深两市的每个有效账户上,平均每户亏损4.2万元。
与之相异的是,在熊市中,却催生了一批“新贵”。数据显示,2011年A股千富榜中,有496名来自中小板,225名来自创业板,279名来自沪深两市主板。其中,创业板富豪最集中,平均每家创业板公司制造0.8个富豪,创业板成了“创富板”。从时间来看,2008年以来是A股市场富豪井喷期,1000名上榜富豪中,173名来自2001年前上市的企业,74名来自2002—2005年上市的企业,87名来自2006—2007年上市的企业,其余666名来自2008年以来上市的企业。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撰文指出,中国证券市场丑闻频频,最大的丑闻来自于大熊市中的财富集聚效应,以人们的养老金与住房保障金投入这样的市场,无异羊入虎口。在美国,缴纳养老金的人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安全投资。一旦强迫入市,亏损时有关方面就必须尽到赔偿之责。
上一篇:高估值股票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