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助盈利,估值有望升
2012-01-13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2011年1-9 月,全国GDP增速呈逐渐放缓的趋势,用电增速跟随回落,但仍维持较好形势,带动电力行业收入增速稳健增长。火电子行业电价虽然上调,但受煤炭成本上涨拖累,仍处微利状态。2011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对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同时适当调整电力价格,试行阶梯电价制度,全年的电价上调幅度可以覆盖煤价涨幅,煤炭若维持现有价格,2012年火电盈利能力将较2011年有明显提升。
一、评述范围
上市公司A股中共有28家火电企业,本期我们选取其中8家进行评述,包括宝新能源、大唐发电、广州控股、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和深圳能源。下表是这8只股票的成长动能和安全指数排名、目前的合理买入价和未来目标价位区间等数据。(它们最新的个股报告在《股票估值500》第32期和33期)
成长性方面,本次选取的公司中,有2家成长动能为2,5家为3,还有1家为4。与去年2季度相比,深圳能源由于未来有新产能投产,发电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有助于盈利能力提升,成长动能分类由4上调至3,;广州控股、国投电力、华能国际3家公司受累于煤价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下降,成长动能分类都相应下调一级;其余4家维持分类维持不变。估值方面,从各公司在JW4点位置来看,大部分公司都估值较低。有5家公司位于超额利润买入区的A点,1家公司估值处于合理价格买入区的B点;其余2家公司都处于利润狭窄买入区的C点,没有公司处于D点以及“双1+A”的状态。
二、行业分析
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对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同时适当调整电力价格,试行阶梯电价制度。自2011年12月1日起,将全国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度)提高约 2.6分钱,同时,将随销售电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现行的每千瓦时 0.4分钱提高至0.8分钱;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试行脱硝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8分钱,以弥补脱硝成本增支。综合而言,上述措施共影响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约3分钱。
调高电价的同时,发改委对煤炭价格也出台了限价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起,对市场交易电煤规定最高限价,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电煤平仓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其他热值电煤平仓价格按5500大卡限价标准相应折算。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的电煤市场交易价格,不得超过煤炭生产经营企业2011年4月底的实际结算价格,也不得采取改变结算方式等手段变相涨价。电煤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稳定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及时公告解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此次方案以“综合措施”出现,同时考虑了上网电价、销售电价、居民销售电价、煤价、脱硝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多个问题,表明政府以全面的态度郑重地思考了当前国内能源形势,重视态度可见一斑。市场之前一直期待的煤电联动常规化市场化思路,可能已暂被搁置。政府转而以计划手段控制煤价。或许不能根本解决火电企业的问题,但此次综合措施的出台,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电价和煤价的稳定,进而提升火电企业盈利能力。
2011年总共上调上网电价三次,全国平均累计上调幅度为3.8分/度左右,大约覆盖91元/吨的煤价,可以覆盖今年的煤价涨幅,但距2009年还有较大差距。保守计算60万千瓦机组2012年主营利润将较2011年增长30%左右,较2010年增长20%左右,较2009年下滑10%左右。龙头企业ROE有望恢复至8%左右的水平,对应20倍PE,可以给予1.6倍左右的PB。目前优质火电龙头的PB 基本在1.2到1.4倍之间,距离合理估值仍有15%-30%左右的空间。
但电企盈利恢复是建立在煤价控制手段有效的基础上,如果此次限价措施不奏效,那电价提升对电企盈利恢复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在2011年6月的电价调整方案中也已经涉及到控制煤价,但实际收效甚微,年内煤价稳步向上。步步紧跟的煤价不仅会侵蚀上调电价带来的利润,甚至吞噬新盈利带来更大的亏损。对于电煤价格而言,简单的行政控制有效性较差,甚至可能会出现人为造成供给不足。所以我们更倾向于观察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投资增速变化,这对于未来国内煤炭供需、及煤价的影响更为长远。
三、业绩趋势和表现
受用电需求增长、水电发电减少和部分地区电价上调影响,本期选取的8家火电企业2011年1-9月实现营收2419.2亿元,同比增长27.6%,高于火电行业19%的平均增速。第三季度单季,全国GDP增速呈逐渐放缓的趋势,用电增速跟随回落,但仍维持较好形势,8家公司的单季营收增速依然保持27.6%的稳健增速。但受累于高企的煤炭价格,1-9月8家公司仅实现扣除后的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26.36%。三季度亏损态势进一步延续,单季实现扣除后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滑46.9%,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但相较火电行业整体下降58%的水平略好。三季度,8家公司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12.3%,处于微利状态,高于火电行业7.3%的整体水平。
2011年7-9月火电行业实现度电利润仅0.2分,较二季度明显下滑,前期电价上涨完全被成本上升吞噬,同时,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下,负债较高的火电企业财务费用提高,进一步影响了盈利水平。目前,部分地区火电企业已经出现大面积亏损,将对冬季供暖供电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状况倒逼发改委对上网电价进行了年内第三次上调。
从年度情况来看,扣除08年金融危机不正常年份,受用电需求增加以及煤炭价格高企的影响,火电企业基本处于营收稳步提升,但盈利一路下滑的状态。毛利率从2007年的23.6%大幅下降10个百分点至2011年的13%左右,盈利能力大幅萎缩。2011年总共上调上网电价三次,全国平均累计上调幅度为3.8分/度左右,大约覆盖91元/吨的煤价(5500大卡)。截至目前为止,秦皇岛煤价2011年均价较2010年上涨67元/吨,较2009年上涨244元/吨。因此今年电价上调幅度可以覆盖今年的煤价涨幅。2012年火电盈利能力将较2011年有明显提升,但距2009年还有较大差距。
四、估值及证券市场表现
在过去的13周,本期选取的8家火电行业公司平均下跌2.59%,跑赢沪深300指数9.52个百分点。从本周表现来看,8家公司平均下跌2.23%,强于沪深300指数2.73个百分点。新的电价调整及煤价调控方案落实后,火电行业有望在盈利提升和估值提高的双重驱动下大幅跑赢市场。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国投电力、深圳能源、大唐发电、广州控股、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在过去的13周的表现都强于大盘,股价分别上涨-9%、-5%、3%、9%和14%。其中,大唐发电、广州控股、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4家公司的表现又优于选取公司的平均走势,结合本周和52周股价表现来看,这4家公司尤其是广州控股的近期市场表现增速提升。广州控股的强势表现主要源于存在新产能投产以及资产注入预期。首先注入燃气资产,整体上市步伐启动,煤炭、电力、天然气三足鼎立轮廓初显。预计未来公司将通过三个板块业务的协同效应,盈利抗煤价波动能力增强。
几家公司近52周的股价表现都低于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复合成长率,说明这些公司的成长性均未在股价上得到充分反映。8家公司中,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和深圳能源家的PE较其对应的拖移PE略低,说明公司未来的两个季度的盈利仍有上升趋势。8家公司的的平均PE为26.96,除广州控股和国投电力外,其余公司PE均低于历史中位水平。8家公司平均PEG为2.18,其中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的PEG为6.51和4.87,拉高了整体水平,而宝新能源和国电电力的PEG小于1,估值优势较为明显。
五、公司点评
个股方面,首选低估值的稳健品种,本期推荐国电电力,目前成长动能为2,股价位于JW4点中的A点,处于超额利润买入区。
国电电力: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等。公司拥有直属及控股企业51家,参股企业19家,筹建处10家。公司形成了突出发电业务,煤炭、煤化工、多晶硅、铁路、金融等相关产业多元发展的模式。截至2010年12月,公司控股装机容量2879.0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6.91%;控制煤炭资源储量23 亿吨,在建煤矿年产量2100万吨。水火并济、风光互补,拥有优质煤矿且电源结构配置合理,公司成长性良好,业绩稳定,未来将受益于来水充足、发电能力增长和电价上调等利好因素增大盈利空间。
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26.69亿元,同比增加46.70%;实现扣除后的净利润6.55万元,同比增加44.67%。是火电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业绩保持正增长的好公司。公司股价近52周下跌21%,低于其31%的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说明其成长性还没有通过股价合理的表现出来。公司目前PE为19倍,低于24倍的过往中位,处于历史低点。对应的PEG仅为0.61,目前估值优势明显,安全边界较大。
一、评述范围
上市公司A股中共有28家火电企业,本期我们选取其中8家进行评述,包括宝新能源、大唐发电、广州控股、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和深圳能源。下表是这8只股票的成长动能和安全指数排名、目前的合理买入价和未来目标价位区间等数据。(它们最新的个股报告在《股票估值500》第32期和33期)
公司名称 |
成长动能分类 |
安全稳定指数 |
最近合理买入价(元) |
2011-2013年股价区间高/低(元) |
2011-12-15日股价所在JW4点位置 | ||
11Y2Q |
11Y3Q |
11Y2Q |
11Y3Q | ||||
3 |
3 |
4 |
4 |
会员尊享,点击查看 | |||
3 |
3 |
3 |
3 | ||||
广州控股 |
2 |
3↓ |
2 |
3↓ | |||
2 |
2 |
3 |
3 | ||||
2 |
3↓ |
3 |
3 | ||||
3 |
4↓ |
3 |
4↓ | ||||
2 |
2 |
2 |
2 | ||||
4 |
3↑ |
3 |
3 |
成长性方面,本次选取的公司中,有2家成长动能为2,5家为3,还有1家为4。与去年2季度相比,深圳能源由于未来有新产能投产,发电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有助于盈利能力提升,成长动能分类由4上调至3,;广州控股、国投电力、华能国际3家公司受累于煤价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下降,成长动能分类都相应下调一级;其余4家维持分类维持不变。估值方面,从各公司在JW4点位置来看,大部分公司都估值较低。有5家公司位于超额利润买入区的A点,1家公司估值处于合理价格买入区的B点;其余2家公司都处于利润狭窄买入区的C点,没有公司处于D点以及“双1+A”的状态。
二、行业分析
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对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同时适当调整电力价格,试行阶梯电价制度。自2011年12月1日起,将全国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度)提高约 2.6分钱,同时,将随销售电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现行的每千瓦时 0.4分钱提高至0.8分钱;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试行脱硝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8分钱,以弥补脱硝成本增支。综合而言,上述措施共影响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约3分钱。
调高电价的同时,发改委对煤炭价格也出台了限价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起,对市场交易电煤规定最高限价,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电煤平仓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其他热值电煤平仓价格按5500大卡限价标准相应折算。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的电煤市场交易价格,不得超过煤炭生产经营企业2011年4月底的实际结算价格,也不得采取改变结算方式等手段变相涨价。电煤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稳定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及时公告解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此次方案以“综合措施”出现,同时考虑了上网电价、销售电价、居民销售电价、煤价、脱硝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多个问题,表明政府以全面的态度郑重地思考了当前国内能源形势,重视态度可见一斑。市场之前一直期待的煤电联动常规化市场化思路,可能已暂被搁置。政府转而以计划手段控制煤价。或许不能根本解决火电企业的问题,但此次综合措施的出台,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电价和煤价的稳定,进而提升火电企业盈利能力。
2011年总共上调上网电价三次,全国平均累计上调幅度为3.8分/度左右,大约覆盖91元/吨的煤价,可以覆盖今年的煤价涨幅,但距2009年还有较大差距。保守计算60万千瓦机组2012年主营利润将较2011年增长30%左右,较2010年增长20%左右,较2009年下滑10%左右。龙头企业ROE有望恢复至8%左右的水平,对应20倍PE,可以给予1.6倍左右的PB。目前优质火电龙头的PB 基本在1.2到1.4倍之间,距离合理估值仍有15%-30%左右的空间。
但电企盈利恢复是建立在煤价控制手段有效的基础上,如果此次限价措施不奏效,那电价提升对电企盈利恢复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在2011年6月的电价调整方案中也已经涉及到控制煤价,但实际收效甚微,年内煤价稳步向上。步步紧跟的煤价不仅会侵蚀上调电价带来的利润,甚至吞噬新盈利带来更大的亏损。对于电煤价格而言,简单的行政控制有效性较差,甚至可能会出现人为造成供给不足。所以我们更倾向于观察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投资增速变化,这对于未来国内煤炭供需、及煤价的影响更为长远。
三、业绩趋势和表现
受用电需求增长、水电发电减少和部分地区电价上调影响,本期选取的8家火电企业2011年1-9月实现营收2419.2亿元,同比增长27.6%,高于火电行业19%的平均增速。第三季度单季,全国GDP增速呈逐渐放缓的趋势,用电增速跟随回落,但仍维持较好形势,8家公司的单季营收增速依然保持27.6%的稳健增速。但受累于高企的煤炭价格,1-9月8家公司仅实现扣除后的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26.36%。三季度亏损态势进一步延续,单季实现扣除后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滑46.9%,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但相较火电行业整体下降58%的水平略好。三季度,8家公司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12.3%,处于微利状态,高于火电行业7.3%的整体水平。
八家火电公司季度业绩汇总(单位:亿元) | ||||||||||
09Y2Q |
09Y3Q |
09Y4Q |
10Y1Q |
10Y2Q |
10Y3Q |
10Y4Q |
11Y1Q |
11Y2Q |
11Y3Q |
指标 |
441.3 |
548.2 |
593.8 |
589.6 |
626.5 |
680.4 |
755.2 |
740.1 |
810.6 |
868.5 |
主营收入 |
9.8% |
21.3% |
47.6% |
55.1% |
42.0% |
24.1% |
27.2% |
25.5% |
29.4% |
27.6% |
同比变化 |
72.1 |
10.5 |
28.3 |
23.8 |
31.3 |
36.1 |
15.4 |
16.3 |
31.7 |
19.2 |
净利润(扣除) |
2980% |
-149% |
-241% |
44.5% |
-56.5% |
243.4% |
-45.7% |
-31.5% |
1.2% |
-46.9% |
同比变化 |
12.3% |
11.4% |
13.3% |
14.1% |
14.5% |
16.1% |
14.0% |
12.6% |
13.9% |
12.3% |
毛利率 |
5.2% |
4.5% |
7.1% |
8.8% |
8.4% |
9.0% |
9.1% |
9.0% |
8.9% |
9.2% |
期间费用率 |
16.3% |
1.9% |
4.8% |
4.0% |
5.0% |
5.3% |
2.0% |
2.2% |
3.9% |
2.2% |
净利润率 |
2011年7-9月火电行业实现度电利润仅0.2分,较二季度明显下滑,前期电价上涨完全被成本上升吞噬,同时,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下,负债较高的火电企业财务费用提高,进一步影响了盈利水平。目前,部分地区火电企业已经出现大面积亏损,将对冬季供暖供电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状况倒逼发改委对上网电价进行了年内第三次上调。
八家火电公司年度业绩汇总(单位:亿元) |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指标名称 |
1344.3 |
1608.8 |
1963.4 |
2651.7 |
3194.8 |
3606.6 |
3967.9 |
主营收入 |
|
19.7% |
22.0% |
35.1% |
20.5% |
12.9% |
10.0% |
同比变化 |
141.2 |
-17.6 |
127.4 |
106.6 |
90.7 |
117.5 |
153.1 |
净利润(扣除) |
|
-122.5% |
N/A |
-16.3% |
-14.9% |
29.5% |
30.3% |
同比变化 |
23.6% |
8.0% |
18.5% |
14.7% |
13.1% |
13.7% |
14.6% |
毛利率 |
7.6% |
9.4% |
9.6% |
8.9% |
9.0% |
8.8% |
8.6% |
期间费用率 |
10.5% |
-1.1% |
6.5% |
4.0% |
2.8% |
3.3% |
3.9% |
净利润率 |
47.3% |
0.0% |
54.2% |
50.7% |
64.8% |
52.3% |
49.1% |
分红率 |
4.0% |
-0.4% |
2.3% |
1.4% |
1.1% |
1.2% |
1.4% |
总资产报酬率 |
10.9% |
-1.5% |
9.6% |
6.6% |
5.4% |
6.5% |
7.7% |
净资产收益率 |
40.9 |
-270.2 |
28.1 |
36.1 |
黑体数据为预测数据 |
年平均市盈率 | ||
4.3 |
3.0 |
1.8 |
1.5 |
市营收比 |
从年度情况来看,扣除08年金融危机不正常年份,受用电需求增加以及煤炭价格高企的影响,火电企业基本处于营收稳步提升,但盈利一路下滑的状态。毛利率从2007年的23.6%大幅下降10个百分点至2011年的13%左右,盈利能力大幅萎缩。2011年总共上调上网电价三次,全国平均累计上调幅度为3.8分/度左右,大约覆盖91元/吨的煤价(5500大卡)。截至目前为止,秦皇岛煤价2011年均价较2010年上涨67元/吨,较2009年上涨244元/吨。因此今年电价上调幅度可以覆盖今年的煤价涨幅。2012年火电盈利能力将较2011年有明显提升,但距2009年还有较大差距。
四、估值及证券市场表现
市场指数 |
本周市场表现 |
近13周市场表现 |
近52周市场表现 |
沪深 300 |
-4.96% |
-12.11% |
-25.92% |
上证指数 |
-7.94% |
-16.58 |
-24.27 |
在过去的13周,本期选取的8家火电行业公司平均下跌2.59%,跑赢沪深300指数9.52个百分点。从本周表现来看,8家公司平均下跌2.23%,强于沪深300指数2.73个百分点。新的电价调整及煤价调控方案落实后,火电行业有望在盈利提升和估值提高的双重驱动下大幅跑赢市场。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国投电力、深圳能源、大唐发电、广州控股、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在过去的13周的表现都强于大盘,股价分别上涨-9%、-5%、3%、9%和14%。其中,大唐发电、广州控股、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4家公司的表现又优于选取公司的平均走势,结合本周和52周股价表现来看,这4家公司尤其是广州控股的近期市场表现增速提升。广州控股的强势表现主要源于存在新产能投产以及资产注入预期。首先注入燃气资产,整体上市步伐启动,煤炭、电力、天然气三足鼎立轮廓初显。预计未来公司将通过三个板块业务的协同效应,盈利抗煤价波动能力增强。
几家公司近52周的股价表现都低于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复合成长率,说明这些公司的成长性均未在股价上得到充分反映。8家公司中,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和深圳能源家的PE较其对应的拖移PE略低,说明公司未来的两个季度的盈利仍有上升趋势。8家公司的的平均PE为26.96,除广州控股和国投电力外,其余公司PE均低于历史中位水平。8家公司平均PEG为2.18,其中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的PEG为6.51和4.87,拉高了整体水平,而宝新能源和国电电力的PEG小于1,估值优势较为明显。
公司名称 |
本周股价表现 |
近13周股价表现 |
近52周股价表现 |
年成长率(10-13年) |
拖移PE |
PEG |
|||
营收 |
净利润 | ||||||||
-22% |
-26% |
-44% |
24% |
34% |
23 |
20 |
0.67 |
2 | |
2% |
3% |
-28% |
14% |
8% |
39 |
37 |
4.87 |
2 | |
广州控股 |
10% |
6% |
-12% |
17% |
-1% |
33 |
29 |
N/A |
2 |
1% |
9% |
-21% |
13% |
31% |
19 |
20 |
0.61 |
2 | |
-3% |
-9% |
-25% |
16% |
27% |
29 |
36 |
1.04 |
1 | |
6% |
14% |
-16% |
16% |
7% |
44 |
59 |
6.51 |
1 | |
-1% |
-13% |
-16% |
13% |
10% |
17 |
18 |
1.59 |
1 | |
-9% |
-5% |
-30% |
8% |
6% |
13 |
16 |
2.17 |
1 |
五、公司点评
个股方面,首选低估值的稳健品种,本期推荐国电电力,目前成长动能为2,股价位于JW4点中的A点,处于超额利润买入区。
国电电力: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等。公司拥有直属及控股企业51家,参股企业19家,筹建处10家。公司形成了突出发电业务,煤炭、煤化工、多晶硅、铁路、金融等相关产业多元发展的模式。截至2010年12月,公司控股装机容量2879.0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6.91%;控制煤炭资源储量23 亿吨,在建煤矿年产量2100万吨。水火并济、风光互补,拥有优质煤矿且电源结构配置合理,公司成长性良好,业绩稳定,未来将受益于来水充足、发电能力增长和电价上调等利好因素增大盈利空间。
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26.69亿元,同比增加46.70%;实现扣除后的净利润6.55万元,同比增加44.67%。是火电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业绩保持正增长的好公司。公司股价近52周下跌21%,低于其31%的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说明其成长性还没有通过股价合理的表现出来。公司目前PE为19倍,低于24倍的过往中位,处于历史低点。对应的PEG仅为0.61,目前估值优势明显,安全边界较大。
上一篇:双轮驱动 逆势增长
下一篇:看到分化,或许就看到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