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A点股票分屏
2015-09-30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导致手机元器件集体涨价的呼声已久,但谁都没有想到,第一个带头涨价的手机厂商却是魅族。继魅族盒子在其官方渠道涨价100元后,魅蓝N ote 5 16G版本近日也宣布涨价,价格由899元上调至999元,而32G版则从999元调价至1099元。
另一部分国产手机品牌虽然没有直接涨价,但也被逼上“溢价”之路。继华为Mate 9保时捷限量版售价破万元之后,金立日前发布的M2017私人定制版定价也高达16999元。国产手机提价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在技术短期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想要摆脱中低端形象,目前溢价最好的方法是与国际大牌、奢侈品、巨头等合作”,业内人士建议。但采用这一策略,要踩准高端用户换机的时间节点。
据卢伟冰介绍,“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LCD屏一直缺货至今,厂家的价格涨了3倍。从2016年下半年mem-ory开始涨价,幅度已经超过20%,目前最大的缺货是镜头模组。”
国产机接连试水万元市场
手机市场向来以黄牛囤货抬价和官方促销降价居多,但魅族官方渠道在新机发布后不到一个月内主动涨价的现象却引发热议。魅族副总裁李楠告诉南都记者,“调价是受原材料和汇率的影响,合理的利润空间还是需要的。”
“利润空间低是国产手机长久以来的问题,同时也是国产手机的竞争优势”,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飙指出,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之下,国产厂商不得不走上溢价之路。
“现在的竞争模式已经不仅仅是成本、价格的竞争,最核心的是品牌的竞争,每一个行业最后能生存下来的,一定是具备溢价能力的品牌”,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告诉南都记者,“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进攻高端,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上周发布的M 2017正是金立向高端市场的试水。存储为6GB+256GB的私人定制版定价高达16999元,6G B +128G B的基础版本售价也为6999元。两个版本的定价在业内人士看来都显得过于“激进”,但刘立荣却表示,“定价原则就是比iPhone贵,那些不喜欢用iPhone的政商客户是金立高端手机目标人群。”
OLED屏涨幅7%-30%
“从2016年到2017年,手机厂商面临两个压力:一是汇率变动造成上游成本上涨;另一个则是元器件价格的不断上涨。”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称。
此前酷派集团CEO刘江峰向南都记者透露,“美元涨1毛钱,我们的成本增加20块,压力很大。”“应对汇率变动的最好方式是有国际市场对冲”,卢伟冰与南都记者交流时表示,金立国际市场以南亚和以尼日利亚为中心的非洲市场作为重点,2016年又布局了以埃及为中心的北非市场和以哈萨克斯坦为中心的中亚市场,“目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业务比例为4:6,只能稍微减缓压力,不可能完全消化汇率的影响”,卢伟冰感慨道。
另一方面,核心元器件缺货、涨价也让厂商叫苦不迭。据卢伟冰介绍,“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LC D屏一直缺货至今,厂家的价格涨了3倍。从2016年下半年m em ory开始涨价,幅度已经超过20%,目前最大的缺货是镜头模组。”
南都记者从供应链环节获悉,舜宇、欧菲光、丘钛、光宝、信利等摄像头模组厂均在扩产,“产能主要被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等大厂承包”,一家摄像头模组厂商内部人士称。
凭借与小米、华为、魅族等品牌合作成为中国手机O D M公司出货量排名第一的闻泰通讯总监邓安明透露,“LC D占比会越来越少,目前OLED屏的涨价压力最大。”“尤其是O LED屏幕、曲面屏,LPD D R4内存,旗舰芯片和高端摄像头模组这四个元器件成本上涨压力山大”,中兴终端战略及市场部副总经理吕钱浩称。
此外,有熟悉供应链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主要器件供应商的80%产能已被几家大公司垄断,其他公司抢购剩余产能必然要涨价,其中O LED屏涨幅在7%- 30%之间。“目前O LE D屏幕、感光芯片、Flash存储和3D曲面后盖最为紧缺,预计缺货会持续到今年3月份”,孙燕飙称。
踩点高端市场换机潮
“2017年是精细化运营变革年,一切以利润为中心,严控成本和风险”,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7新年贺辞中称。而卢伟冰告诉南都记者,应对风险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品牌溢价。
但国产厂商长久以来依靠性价比形成的中低端形象积重难返,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在技术短期难以突破的情况下,目前想要摆脱中低端形象实现品牌溢价最好的方法是与国际大牌、奢侈品、巨头等合作。”
此外,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和赛诺市场研究手机事业部总监李睿预测,2017年将迎来一二线市场高端手机换机潮,这或是手机厂商争相进军高端市场的另一原因。
另一部分国产手机品牌虽然没有直接涨价,但也被逼上“溢价”之路。继华为Mate 9保时捷限量版售价破万元之后,金立日前发布的M2017私人定制版定价也高达16999元。国产手机提价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在技术短期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想要摆脱中低端形象,目前溢价最好的方法是与国际大牌、奢侈品、巨头等合作”,业内人士建议。但采用这一策略,要踩准高端用户换机的时间节点。
据卢伟冰介绍,“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LCD屏一直缺货至今,厂家的价格涨了3倍。从2016年下半年mem-ory开始涨价,幅度已经超过20%,目前最大的缺货是镜头模组。”
国产机接连试水万元市场
手机市场向来以黄牛囤货抬价和官方促销降价居多,但魅族官方渠道在新机发布后不到一个月内主动涨价的现象却引发热议。魅族副总裁李楠告诉南都记者,“调价是受原材料和汇率的影响,合理的利润空间还是需要的。”
“利润空间低是国产手机长久以来的问题,同时也是国产手机的竞争优势”,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飙指出,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之下,国产厂商不得不走上溢价之路。
“现在的竞争模式已经不仅仅是成本、价格的竞争,最核心的是品牌的竞争,每一个行业最后能生存下来的,一定是具备溢价能力的品牌”,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告诉南都记者,“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进攻高端,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上周发布的M 2017正是金立向高端市场的试水。存储为6GB+256GB的私人定制版定价高达16999元,6G B +128G B的基础版本售价也为6999元。两个版本的定价在业内人士看来都显得过于“激进”,但刘立荣却表示,“定价原则就是比iPhone贵,那些不喜欢用iPhone的政商客户是金立高端手机目标人群。”
OLED屏涨幅7%-30%
“从2016年到2017年,手机厂商面临两个压力:一是汇率变动造成上游成本上涨;另一个则是元器件价格的不断上涨。”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称。
此前酷派集团CEO刘江峰向南都记者透露,“美元涨1毛钱,我们的成本增加20块,压力很大。”“应对汇率变动的最好方式是有国际市场对冲”,卢伟冰与南都记者交流时表示,金立国际市场以南亚和以尼日利亚为中心的非洲市场作为重点,2016年又布局了以埃及为中心的北非市场和以哈萨克斯坦为中心的中亚市场,“目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业务比例为4:6,只能稍微减缓压力,不可能完全消化汇率的影响”,卢伟冰感慨道。
另一方面,核心元器件缺货、涨价也让厂商叫苦不迭。据卢伟冰介绍,“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LC D屏一直缺货至今,厂家的价格涨了3倍。从2016年下半年m em ory开始涨价,幅度已经超过20%,目前最大的缺货是镜头模组。”
南都记者从供应链环节获悉,舜宇、欧菲光、丘钛、光宝、信利等摄像头模组厂均在扩产,“产能主要被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等大厂承包”,一家摄像头模组厂商内部人士称。
凭借与小米、华为、魅族等品牌合作成为中国手机O D M公司出货量排名第一的闻泰通讯总监邓安明透露,“LC D占比会越来越少,目前OLED屏的涨价压力最大。”“尤其是O LED屏幕、曲面屏,LPD D R4内存,旗舰芯片和高端摄像头模组这四个元器件成本上涨压力山大”,中兴终端战略及市场部副总经理吕钱浩称。
此外,有熟悉供应链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主要器件供应商的80%产能已被几家大公司垄断,其他公司抢购剩余产能必然要涨价,其中O LED屏涨幅在7%- 30%之间。“目前O LE D屏幕、感光芯片、Flash存储和3D曲面后盖最为紧缺,预计缺货会持续到今年3月份”,孙燕飙称。
踩点高端市场换机潮
“2017年是精细化运营变革年,一切以利润为中心,严控成本和风险”,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7新年贺辞中称。而卢伟冰告诉南都记者,应对风险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品牌溢价。
但国产厂商长久以来依靠性价比形成的中低端形象积重难返,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在技术短期难以突破的情况下,目前想要摆脱中低端形象实现品牌溢价最好的方法是与国际大牌、奢侈品、巨头等合作。”
此外,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和赛诺市场研究手机事业部总监李睿预测,2017年将迎来一二线市场高端手机换机潮,这或是手机厂商争相进军高端市场的另一原因。
上一篇:每周B点股票分屏
下一篇:成长性评级较差的股票(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