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最快的股票 大-中-小盘分屏 估值偏低股票 估值合理股票 估值偏高股票 估值过高股票 市盈率最低的股票 市净率最低的股票 13周表现最好的股票 13周表现最差的股票 市销率最低的股票 最优(五星)股票 良好(四星)股票 一般(三星)股票 较差(二星)股票 最差(一星)股票

首页 分屏 良好(四星)股票 成长性评级良好的股票(四星)

成长性评级良好的股票(四星)

2017-06-23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述评《中国经济新方位》,此文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发表,很容易使人联想是中央的“新精神”,所以广受关注。文中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用一个调查数据来表述的:超过90%的权威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抵达L型“竖杠”底端或者已经进入“横杠”通道。其实,从近几个月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也似乎是在证明这一点。那么,A股市场是不是面临新的环境?

  变中出新 稳中求进


  黄湘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变中出新,稳中求进。这意味着人们通常所习惯了的那种固步自封的思维方式也非得随之而来个吐故纳新不可。

  一提“新方位”,有的人就急于理解为中国经济“L”型的竖杆已经抵达底端而顺理成章地进入一马平川的一字发展形态。其实,这种固步自封的定位思路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是格格不入的。尽管今年三季度以来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某些方面明显有所好转的态势,但是,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不仅依然是令人难堪的两难格局,即内有去产能调结构的紧迫而沉重的转型压力,外有美元加息以及特朗普上台给中美贸易前景所带来的难以确定的风险。正如《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所指出的那样:“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所以,《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标注一个“中国经济新方位”,还不如说是在说明一个道理,中国经济的新方位不仅不是固步自封的,而且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不因变而出新。在这里,没有变,也就谈不上新。变,才有新方位。变,才是新常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

  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稳中求进”从经济领域提升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的高度,这意味着在就业稳定的前提下,GDP增速目标可能有所调低或弱化,为改革和转型提供更多空间。这应该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用新常态的思路理解中国经济增速目标的适当调低或减弱,就不会得出经济增长速度“变差”这样的结论。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重新回到过去那样的持续高增长状态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几乎也可以说根本就不再可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以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实现新常态下的新的发展目标,这才是站在历史新方位上的中国经济所应有的新选择。

  近期,因货币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资金面呈现偏紧态势,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控面临一定考验。股市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防范和应对的需要。这对此前一度盲目乐观的“牛市论”不啻一个不小的讽刺和打击。其实,挥之不去的牛市情结尽管并非不可理解,但是,在GDP目标定位尚且不可能不顺时应势而有所变化的大趋势下,一味地追求“脱实向虚”的大牛市,又岂能不由于背时逆势而谈何容易?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什么“改革牛”还是“健康牛”,最终都不免由于“脱实向虚”而沦为“忽悠牛”,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股市当前与时俱进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造牛,而在于“脱虚向实”。也就是说,只有在坚定不移地坚持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这个大前提下,更好地成为反映经济发展成果的晴雨表,我们的股市才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稳中求进”。尽管股市的发展离不开监管,但加强监管至多是股市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而并不是股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或全部使命。只讲监管,不讲发展,也不讲改革和创新,不免有失偏颇,不要说根本就谈不上发挥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而且,动不动就打横炮,势必将对股市的正常发展带来一定的干扰或阻碍,更何谈什么牛市不牛市?!这是当前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一个现实问题。

  经济工作需要“变中出新,稳中求进”,股市更需要“变中出新,稳中求进”。无论如何,对于我们的股市来说,离开了顺时应势的变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丝一毫固步自封的机会或余地。变,就是转型,就是发展,就是改革,就是创新,就是进取,也就是一切的一切。不是在变革中爆发,就是不进则退。倒退是决不可能有什么出路的。

  A股还是那个A股

  皮海洲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述评文章《中国经济新方位》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由《人民日报》发表的重磅文章,人们自然会将它联想到中央的“新精神”。

  《中国经济新方位》是不是中央“新精神”,笔者无法分辨。不过,通过“新方位”我看到了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分析的“精益求精”精神。因为分析中国的经济,超过90%的权威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抵达L型“竖杠”底端或者已经进入“横杠”通道。这样精准的分析,仿佛小数点后面保留了N个零似的,

  中国经济是不是进入了L型的“横杠”通道?如果说这个L型的“横杠”通道不是一条水平线的话,本人以为这是毫无疑义的。虽然专家们分析明年的GDP会确定为6.5%的水平,略低于今年的GDP水平,但与今年前三季度6.7%的水平非常接近,基本上可认为是处在“横杠”通道上。

  但这是否意味着A股就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本人看来,星星虽然有可能不是那个星星,但A股肯定还是那个A股。A股发展环境并没有出现新的变化。

  虽然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这个“晴雨表”显然不是亲密无间型的,或者说是同呼吸共患难型的。这个晴雨表更多是松散型的,或者说是一个失灵的晴雨表。经济上涨,股市未必就会上涨;经济下跌,股市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也不一定就下跌。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股市有可能向好,比如美国股市就是如此。相反,在经济向好的时候,股市也有可能不好,比如中国股市就是如此。比如中国经济此前曾经历黄金十年,但股市却是滞涨的,甚至不涨反跌。所以,尽管经济对股市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同步的。因此,即便中国经济已经抵达L型“竖杠”底端或者已经进入“横杠”通道,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A股市场还是那个A股市场。或者说还是那个为圈钱服务的市场,也即投资者常说的圈钱市。而且是在圈钱市的路上大步地向前迈走。比如,尽管今年的A股市场一直萎靡不振,但今年的新股发行却掀起高潮。去年股灾时,股指在4000点附近时管理层叫停了新股发行,但今年股指在3000点附近时,每个交易日发行新股的数量差不多都有两家。股市为融资服务的宗旨在今年的新股发行中得到了绝好的体现。

  同样体现出股市为融资服务的还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以定向增发为主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无疑已成为股市的洪水猛兽。据统计,截止11月25日,今年两市上市公司定增融资的金额达到了1.34万亿元。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惊耸的数字。

  不仅如此,还有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套现,如果说以前大股东的套现还要加以掩饰的话,那么当下大股东的套现已经是理直气壮了。大股东不仅要套现,而且还要清仓式套现,甚至为了套现,控股股东可以毫无廉耻地提议上市公司高送转,用高送转来为自己的套现减持保驾护航。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圈钱了,而是直接从投资者的荷包里抢钱。

  这就是A股市场,在圈钱市的道路上奔跑着的A股市场。目前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突破了3000家,它也意味着A股市场投资者承载的圈钱压力越来越重。今年A股市场在美股频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欲振乏力,其根源也在如此。

  市场环境一直处于深刻变化中

  曹中铭

  中国经济怎么走?此前业内人士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有U型说,也有L型说等。日前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则用一个调查数据来表述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超过90%的权威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抵达L型“竖杠”底端或者已经进入“横杠”通道。若此,也意味着股市面临环境的变化。

  国内GDP增速从多年前的8%、9%,及至前两年的保”7”,以及去年的破“7”,经济走向处于L型的“竖杠”通道。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GDP增速均为6.7%。而中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10月份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5-2016)》预测,2016年GDP增速不低于6.5%。展望2017年,GDP增速不低于6.5%似乎已成共识。

  对于A股市场而言,无论面对的环境如何变化,市场表现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比如,即使我国GDP增速去年破“7”,但在全球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股市又如何呢?如果将时间放长远些,自中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我国的GDP增速一直领跑全球,而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体现。相反,有时候甚至出现背离的态势。特别是,我国还常常步入GDP全球最“牛”,而A股市场却全球最“熊”的尴尬境地。这就是A股的现实,并且多年来一直存在着。

  事实上,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除了要面对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外,还需要面对其他方面发生的变化。比如,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启动之后,国内投资者拥有了港股的投资渠道,而香港投资者、国际资金亦可借道沪股通投资上海市场的股票。而在今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闸后,深市的深股通标的股票又将成为香港投资者涉猎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沪股通的基础上,深股通又为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提供了新的通道。沪港通与深港通在让国内资金“走出去”的同时,也起到了把境外资金“请进来”的功效。而且,沪港通与深港通除了为A股市场引入资金外,其在促进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深化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意义亦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一切,实际上亦将为A股市场面临的环境带来变化。

  因此,A股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是处于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而与市场环境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这才是市场环境变化的意义所在。

  当然,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面临什么样的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能够得到体现,其融资、定价、优化资源配置等三大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三大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或者说受到限制,只能说明我们的市场还存在巨大的不足,还存在巨大的改进与完善的空间。实际上,这亦是我们多年来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