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 市净率最低的股票分屏

市净率最低的股票分屏

2017-03-10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已深陷调整期的债市,又被猛地下拉了一把。

  12月14日傍晚,市场先后爆出某华龙证券5亿元债券交易违约,以及国海证券(000750)债券员工私刻公章代持养券亏损后失联的消息。与此消息同时流传的还有基金公司遭遇投资者巨额赎回。

  尽管传言相关公司迅速发布公告称消息不实,但这对信心已非常脆弱的债市,已颇为不堪重负;加上第二天就是美联储加息日,投资者们开始只能在静默中等待爆发的到来。题为《今夜我们不谈业务,静静过去就好》的感性文章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一起刷屏的,则是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半年前的预测——“影子银行体系或在未来两年引发债灾”。

  果不其然,12月15日,债市再次迎来大幅下跌。国债期货多个合约开盘后迅速出现跌停,为国债期货上市三年来首次。截至收盘,10年国债期货合约报94.555元,跌幅达1.81%;五年品种报97.595元,下跌1.16%。

  15日上午,央行开展245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投放1450亿元;另据消息称,央行窗口指导多家大型银行拆出资金给流动性极度紧张的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

  但央行此举显然没有阻挡债市下跌。15日,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从上日的3.22%上行11bp至3.33%,10年国开到期收益率更是从上日的3.66%大涨23bp至3.89%。

  “三年牛市一朝尽。”15日大跌后,有市场人士这样感慨。

  加息叠加机构一致“去杠杆”

  美联储加息25bp的消息,北京15日凌晨得到确认。

  多位分析师指出,此次美联储加息,市场早已有所预期,唯一超出预期的是,2017年加息次数的预期,由此前的2次升为3次。

  同时,15日国海证券紧急停牌,随后发布公告称,涉事人员张某已投案,其印章确实系伪造。

  “美联储加息这种消息,本身是不至于引起市场这么大幅度震荡的;但在市场信心非常脆弱的时候,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放大。”北京某券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而今天国海证券的公告对影响会更大一些,大家在这种情况下都是惊弓之鸟,能跑多快是多快,形成踩踏。”

  市场画风转变很快。尽管从10月下旬以来债市就处于调整状态,但大约一个月前,市场上多头的声浪还盖过空头,进入12月,随着10年国债收益率向上冲破3%的关口,空头思维似乎才真正占了上风。

  而当下,空头思维已演变为悲观的市场情绪。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分析称,当前的市场调整主要源于季节性流动性紧张叠加机构主动一致“去杠杆”,而在导致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加速上升后,又形成“下跌—>止损—>继续下跌”的正反馈。

  其认为,目前,市场恐慌性下跌的时候,很难用基本面来判断何时止跌,某种程度上,悲观预期已经在自我实现,出现恐慌性下跌的概率比较大。

  央行短期内或将“呵护”资金面

  “在这样的市场下,银行机构可能会对非银机构抽刀断水,接下来几天会更难熬。”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15日晚对21世纪经济报道感慨道。

  徐寒飞亦指出,由于传言涉及到多家非银机构,银行机构很可能再次收紧对非银机构的流动性授信,而非银机构的债券组合杠杆相对较高,叠加跨年流动性需求季节性回升,很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去杠杆”再次加速。

  实际上,15日上午市场即已爆出消息,银行机构不再给非银机构拆出资金的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市场人士处获悉,央行表示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且要求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主动承担货币政策传导和稳定市场的责任,自身的缺口和市场的融资需求均可向央行申报。


  同时,央行还对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不要收缩对非银机构的融资。

  对于此轮债市的深度调整,光大证券(601788)首席经济学家徐高15日撰写文章称,央行只是想通过对杠杆投资者的“小小惩戒”来促使债市有序去杠杆,“搞出类似去年股灾那样的‘债灾’,又或是让钱荒再卷土重来,都绝对不是央行的目标;所以,相信在短期内央行就会加大流动性的投放来平抑当前的紧张局面,避免事态过度恶化。”

  影响>>

  债市危情传导至一级市场 举债暂缓数量骤增


  债市的跌跌不休也开始传导至一级发行市场。

  12月15日,上市公司云天化(600096)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总额为1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债券事项,原因为“国内债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12月以来,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已达到45只,而整个11月才有32只。这也意味着,12月推迟或发行失败的债券数量将出现骤增。

  “债券的走弱和大跌已经持续好多天,近期更是传导到了一级市场的发行。”上述债券研究员表示。

  “债券市场大跌,融资成本趋高,因此公司纷纷取消发行。实际上,几周前取消发行债券的趋势就比较明显了,发酵到12月数量更是明显增多。”北京某大型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016券商融资超5000亿 债市就拿了4000亿

  截至12月15日,今年境内券商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发行债券融资工具,至少50家券商发行了含“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债、证券公司次级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在内的债券,募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元,占券商融资总额的8成左右。而在权益性融资方面:截至12月15日,共有3家券商完成A股IPO,募资约102亿元(含中原证券(601375)),4家中资券商实现港股IPO,募资总额325亿港币;3家券商配股募资200.37亿元,2家券商各50亿元的配股方案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还有4家券商完成定向增发,募资总额约205亿元,3家券商已发布定增公告,拟募资额共192亿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今年至少有50家券商发行了包含“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债、证券公司次级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在内的债券,募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元,占券商融资总额的8成左右。

  债市大调整殃及多家拟发债企业


  12月14日至12月15日,中集集团(000039)、晨鸣纸业(000488)、中国盐业总公司等累计13家企业取消或延期债券发行,累计金额达到120.8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多家企业被迫取消或延期发债,主要是受近期债券市场大幅调整的系统性风险影响,投资者偏谨慎,加之近期紧张的市场流动性,可能导致新发债券认购不足,同时也会对债券市场现有资金面形成较大压力,不利于维护债券市场稳定。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