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化科技:医药中间体业务或进入高速增长轨道
2015-08-20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11月17日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财经》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应该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向下不应突破6.2%,6.2%为下限,而6.7%为上限。
针对上限下限如何而来,蔡昉解释说,下限是根据当前理论上推算出来的潜在增长率,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不会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就是一个可行的增长速度.
上限6.7%则是基于潜在增长力+改革红利推算,也就是说设想到有一系列的改革保持下去的话,能够获得额外的潜在增长能力,因此在6.2%的基础上可以达到更高。
蔡昉表示,希望今年经济增速达到6.7%以后,今后能够保持不要过快的下滑。未来四年里,经济应该保持6.5%的增长速度。
不过,蔡昉认为,经济不应该追求突破上限,因为突破上限的增长速度不是改革红利,而是过度刺激的结果,过度刺激会导致资产泡沫。
近年来,因投资、出口等传统增长动力弱化,中国GDP增速持续放缓,从2011年的9.5%一路降至2014年的7.4%,2015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回落至6.9%。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目标增速回落至6.5%,与“十二五”期间接近8%的年均增速相比,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事实上,当前市场主要担心的已不再是经济增速是否回落,而是增长质量是否提升,经济转型和改革是否取得新的进展。
针对上限下限如何而来,蔡昉解释说,下限是根据当前理论上推算出来的潜在增长率,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不会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就是一个可行的增长速度.
上限6.7%则是基于潜在增长力+改革红利推算,也就是说设想到有一系列的改革保持下去的话,能够获得额外的潜在增长能力,因此在6.2%的基础上可以达到更高。
蔡昉表示,希望今年经济增速达到6.7%以后,今后能够保持不要过快的下滑。未来四年里,经济应该保持6.5%的增长速度。
不过,蔡昉认为,经济不应该追求突破上限,因为突破上限的增长速度不是改革红利,而是过度刺激的结果,过度刺激会导致资产泡沫。
近年来,因投资、出口等传统增长动力弱化,中国GDP增速持续放缓,从2011年的9.5%一路降至2014年的7.4%,2015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回落至6.9%。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目标增速回落至6.5%,与“十二五”期间接近8%的年均增速相比,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事实上,当前市场主要担心的已不再是经济增速是否回落,而是增长质量是否提升,经济转型和改革是否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