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瓶颈有望打破,行业龙头成长可期
2016-02-05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由于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大众健康,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政策管制,未来大幅放松的可能较小,这也决定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年内,行业整体的存量竞争格局仍将继续。与此同时,血制品市场刚需旺盛,行业发展持续景气,2007-14年国内血制品规模复合增速达22.47%。但由于目前国内浆源量和产品售价受到限制,业内企业的业绩表现相对落后,如国内前五大血制品企业之一成都蓉生201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反而出现下滑,行业龙头华兰生物经营性利润增速仅有8.7%。
随着2015年5月药价开放政策的出台,未来血制品行业的限价瓶颈有望得以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业内龙头企业依托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并行的方式,持续提升浆源量采集和制成品规模,或将迎来快速成长的机会,其中的佼佼者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当前估值亦较为合理,值得重点关注。
随着2015年5月药价开放政策的出台,未来血制品行业的限价瓶颈有望得以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业内龙头企业依托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并行的方式,持续提升浆源量采集和制成品规模,或将迎来快速成长的机会,其中的佼佼者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当前估值亦较为合理,值得重点关注。
目前我们研究覆盖的血制品上市企业共4家,分别为华兰生物、上海莱士、人福医药、天坛生物。血液制品,顾名思义是以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主要产品种类包括人血白蛋白、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目前,国内在生产的血制品公司为30家左右,其中最大的五家企业分别为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山东泰邦、成都蓉生、四川蜀阳。受益于行业高景气、整合加速以及提价窗口的来临等因素,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其中上海莱士凭借并购冲击IPO失败的邦和药业(现更名为郑州莱士)以及同路生物,一举从行业第四跃居为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并成为目前A股市场中唯一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医药股,目前仍处于快速扩张周期,值得重点关注。估值方面,随着亦庄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天坛生物业绩有望触底回升,这也是其股价近期表现显著强于大盘的主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其股价已进入估值偏高的区域,投资者需注意后续的追高回调风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人福医药目前均处于估值合理的B点位置,相对未来成长预期,未来的股价上移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