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3期重点报告(18篇):索菲亚,置信电气,科大讯飞
2015-08-14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2015年8-3期共包括12个行业,18家公司的个股报告。
在这18家公司中,成长动能为1号的公司,共有9家,其中有1家是新晋的。这家新晋的公司是:家用电器的三花股份(三花微通道收购完成并表,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成长性评级从1号下调的公司也有1家,他是:电气设备的置信电气(节能业务前景不明,非晶变订单量下滑,业绩不及预期)。
总体来讲,各个成长性评级上调的公司共有1家,下调的有2家。
财务和其中的关系,我们已经帮你呈现出来了,决定当然还是要你自己来做。投资之前,希望你能仔细读读股票估值网2015年8-3期中的个股报告,对过往和预期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随着地方“两会”陆续闭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建设将成为增加有效投资的重要领域,目前地方政府已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出2015年投资路线图。
记者查阅各地政府报告发现,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三个省份成为“2万亿元投资俱乐部”的一员,其中湖北省明确提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确保今年完成2.9万亿元以上投资规模;湖南省提出积极培育内需新增长点,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陕西省明确将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整体质量保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增长20%左右。
在“1万亿元投资俱乐部”中,贵州省明确力争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内蒙古则明确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增加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万亿元。此外,公路、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750亿元;山西省提出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3万亿元,重点推进十大领域投资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的要求;江西省指出将积极对接国家“七大工程包”,其中大中型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万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000亿元;吉林省也将继续保持1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
此外,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四川省、河北省虽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投资规模,但依然明确指出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推手,并且将以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作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目前已公布投资规模的省市来看,各地安排的投资计划规模已达14.44万亿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各地所设计的投资路线看,今年更加需要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产业关联度相对较高,未来这些投资项目将对刺激消费以及扩大内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市场主体的主动投资,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投资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国家层面主要是从提高效益和质量的方面来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地方投资则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来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投资。
相关新闻:
地方大规模投资再开启 局部地区或将出现支付危机
2015年刚刚过去一个月,各地方的投资盛宴就悄然开启。
2月1日,四川省推出总投资近3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而这并不是近期上马的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都公布了上万亿投资计划,安徽、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江苏、浙江等省份今年投资预计也达数千亿元。
地方投资盛宴开启 14省投资规模逾15万亿
一些省市正马不停蹄地预备“弹药”备战2015年。本周一,四川推出总投资近3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这是今年以来第14个发布2015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省份。此前,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都公布了上万亿投资计划,安徽、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江苏、浙江等省份今年投资也达数千亿元。
据上证报资讯粗略统计,目前14个省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逾15万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
[掘金]寻找地方“两会”里隐藏的投资机会
截至1月30日,除广东、吉林、海南外,其余28个省均召开了省级地方两会。与2014年地方GDP实际增幅比较,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云南、陕西小幅上调,而北京、天津等17个省份明确下调了今年GDP增长目标,上海甚至取消了增长GDP目标。从内容来看,强调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成为2015年地方两会的“新常态”。
记者查阅各地政府报告发现,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三个省份成为“2万亿元投资俱乐部”的一员,其中湖北省明确提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确保今年完成2.9万亿元以上投资规模;湖南省提出积极培育内需新增长点,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陕西省明确将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整体质量保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增长20%左右。
在“1万亿元投资俱乐部”中,贵州省明确力争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内蒙古则明确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增加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万亿元。此外,公路、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750亿元;山西省提出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3万亿元,重点推进十大领域投资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的要求;江西省指出将积极对接国家“七大工程包”,其中大中型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万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000亿元;吉林省也将继续保持1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
此外,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四川省、河北省虽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投资规模,但依然明确指出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推手,并且将以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作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目前已公布投资规模的省市来看,各地安排的投资计划规模已达14.44万亿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各地所设计的投资路线看,今年更加需要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产业关联度相对较高,未来这些投资项目将对刺激消费以及扩大内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市场主体的主动投资,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投资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国家层面主要是从提高效益和质量的方面来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地方投资则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来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投资。
相关新闻:
地方大规模投资再开启 局部地区或将出现支付危机
2015年刚刚过去一个月,各地方的投资盛宴就悄然开启。
2月1日,四川省推出总投资近3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而这并不是近期上马的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都公布了上万亿投资计划,安徽、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江苏、浙江等省份今年投资预计也达数千亿元。
地方投资盛宴开启 14省投资规模逾15万亿
一些省市正马不停蹄地预备“弹药”备战2015年。本周一,四川推出总投资近3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这是今年以来第14个发布2015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省份。此前,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都公布了上万亿投资计划,安徽、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江苏、浙江等省份今年投资也达数千亿元。
据上证报资讯粗略统计,目前14个省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逾15万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
[掘金]寻找地方“两会”里隐藏的投资机会
截至1月30日,除广东、吉林、海南外,其余28个省均召开了省级地方两会。与2014年地方GDP实际增幅比较,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云南、陕西小幅上调,而北京、天津等17个省份明确下调了今年GDP增长目标,上海甚至取消了增长GDP目标。从内容来看,强调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成为2015年地方两会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