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只获利狭窄的股票
2013-06-09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石墨烯、锂电池隔膜、稀土永磁、聚酰亚胺、生物降解材料……一个个曾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的名词,其实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称——新材料。
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材料作为先导产业之一将被重点培育,加快推进。为此,由工信部原料工业司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便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确定于9月6日正式出台,包括新能源材料、功能膜材料、碳纤维材料、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将会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此相关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每日经济新闻》今日将为投资者简要解析。
规划下周出炉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始于去年,一度传出将于今年6月正式推出。5月,A股市场上不少涉足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股票已跃跃欲试,只等着发令枪响,可惜最终落空。
8月10日,工信部在北京组织召开《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专家组认为,规划已具备报批条件,建议对部分内容和重点新材料产品目录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发布实施,这无疑标志着文件出台的时间已经临近。
9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确定将于9月6日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发布;9月7日,组织开展编制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将举办政策解读会,对外详细解读这份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据悉,对于新材料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文件提出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推进碳纤维、半导体材料、高温合金材料、超导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纳米材料等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目标则是到2015年突破一批国家建设亟须、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关键新材料的自给率提高到70%。
国家将对重点支持的项目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政策的强力支持,毫无疑问,涉足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新材料都有哪些?
摆在非材料行业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是,什么是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居学成博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功能材料是指表现出力学性能以外的电、磁、光、生物、化学等特殊性质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能源、纳米、生物医用、高温超导、金刚石薄膜等材料。其中,最被外界熟知的有磁性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结构材料指以力学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以某种形式的结构框架获得其外形、大小和强度。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都属于此类。高性能结构材料一般指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并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结构材料,例如高温合金、新型铝合金和镁合金、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合金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如博云新材从事的碳/碳复合材料(C/C),便是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基体碳两部分组成。
/行业细分/
五类新材料最受益公司是谁
新能源材料
投资者应该非常熟悉锂离子电池,它由正电极、负电极、隔膜和电解液四部分组成,因为正电极、隔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大,所以二者成本和毛利率也相对较高。正极材料约占锂电池制造成本的40%,毛利率超过30%;隔膜约占成本的20%,毛利率超过50%。
与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较低,几乎全部实现产业化。其中电解液生产技术难度比较高,目前仅新宙邦、天津金牛等少数厂家有供应。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被誉为21世纪新材料的“宠儿”,由于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和催化性能,已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稀土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超导材料、稀土原子能材料等,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分为钐钴永磁体和钕铁硼系永磁体。由于稀土金属占其成本比例达70%~80%,钕铁硼永磁材料价格约为铁氧体永磁材料价格的20~30倍。
碳纤维材料
碳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抗腐蚀性强、韧性大、电磁性能好、电阻率高,主要用于体育器材、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较普遍的是聚丙烯腈碳纤维和沥青碳纤维。
2010年全球碳纤维总用量约为3.1万吨,同比增长15%,行业人士预计今后将每年增长15%~20%。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数企业掌握了碳纤维生产的核心技术,我国进口依赖率超过80%,但也预示着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功能膜材料
功能膜包括锂电池隔膜、光学薄膜、光伏薄膜、水处理渗透膜、高阻隔包装膜等,种类很多,目前是塑料制品中发展最快的。
光学薄膜是指附着在光学器件表面的厚度薄而均匀的介质膜层,以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为例,产品中包括防反射膜、偏光片、广视角膜、棱镜片、扩散膜、反射膜等,大多是聚酯薄膜(BOPET)。
由于对原料质量、设备、加工环境要求极苛刻,棱镜片和偏光片中的PVA膜(聚乙烯醇薄膜)、TAC膜(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国内尚未实现产业化,深纺织A和佛塑科技正在试图攻关;扩散膜技术门槛稍低,康得新已准备进入。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按用途主要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通常按基体的不同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等,碳/碳复合材料(C/C)就是其中一种。
在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四大类复合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水平仅次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全面走向工程应用阶段,上市公司有博云新材投身于此行业。鑫科材料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代表。
/重点个股/
当升科技:正极材料后起之秀
公司2004年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有4400吨年产能,主要是钴酸锂、锰酸锂制品,主要客户为“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厂家。公司在江苏海门投资了3900吨/年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截至2011年6月30日,累计投入金额1776.83万元,投资进度10.33%,预计2012年3月1日可达产。
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产能较大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之一,拥有较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体系,覆盖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旗下上海杉杉、郴州杉杉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上海杉杉目前产能6000吨/年,郴州杉杉产能为7200吨/年。
佛塑科技:加码投资锂电隔膜
公司与比亚迪共同设立的金辉高科已拥有6500万平方米/年锂电池隔膜产能。今年3月,公司公告将投资1.27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隔膜三期项目,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锂离子电池隔膜4500万平方米/年。
宁波韵升:第二大钕铁硼生产商
钕铁硼是公司核心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总产能5500吨/年,是国内第二大生产商。今年上半年钕铁硼产品实现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88.27%。
中钢吉炭:碳纤维最受关注
公司在江城投资的碳纤维项目于2008年开建,一期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于今年8月投产,二期1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2012年年底投产,届时江城碳纤维公司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成为国内重要碳纤维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江城碳纤维公司30%股权。
博云新材:碳/碳复合材料先锋
公司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包括飞机刹车副、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材料和高性能模具材料。其中,今年上半年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等(产品)营业收入2842.67万,毛利率高达46.6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0.07%。目前,公司的航空飞机刹车副产能达到2000副,碳/碳复合材料产能达到2万吨/年。
金发科技:改性塑料龙头
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耐高温尼龙、聚醚醚酮等特种工程塑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领域都在积极拓展,珠海3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开始量产,前景广阔,将成为率先放量的新材料。
碧水源:污水处理专家
公司是中国MBR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开拓者,承担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大规模MBR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4.5万吨/日)和世界已建成运行的超大规模的MBR工程“引温济潮奥运配套工程”(10万吨/日)等,是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领域MBR技术实力与综合经营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在大型MBR项目建设方面已跻身国际先进企业行列。
上一篇:估值充分的股票增加5只
下一篇:60只股票的估值已近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