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车:并未“追尾”,依旧高速成长
2011-08-24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受动车事故影响,公司股价持续走低。但实际上,公司业绩依旧靓丽,高速成长的本质特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国内轨道交通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在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等所有业务领域市场占有率均超过或接近50%,与中国北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95%。公司机车、动车组、新产业(包括电动汽车和风电设备)与城轨地铁车辆分别占营收比重的27.43%、25.09%、14.42%和7.15%。
业绩趋势良好
公司2季度延续着1季度的良好增长趋势,实现营收200.1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和47.21%,毛利率同比增长2.39个百分点至18.99%,环比1季度的17.78%亦提升超过1个百分点,是利润增幅超过营收增幅的主要原因。
在1、2季度良好业绩的带动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5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2.83%和86.61%。其中,毛利率由2010年同期的16.81%提升至18.38%,合营企业BST公司实现利润5.43亿,同比增加94.27%,是公司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公司录得每股收益(扣除后)0.17元,基本符合预期。
主营业务增长迅速,订单充沛,高速增长仍将继续
2011年上半年,除城轨地铁业务外,公司其他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动车组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1.88%,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7%提升至25%;货车、机车和客车业务也分别同比增长41%、38%和26%。公司正积极开拓的新产业领域——包括风电设备、汽车装备、工业电机、工程机械、复合材料等——亦实现56%的增速,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3.12%提升至14.42%。此外,公司出口业务(占营收比重约6%)同样亮眼,上半年出口额达24.58亿元,同比增长138.18%,高于国内38.75%的增速。
虽然被市场广泛看好的城轨地铁业务上半年表现不佳,营收同比下滑了16.22%,比重由年初的11.08%降至7.15%。不过市场有分析师认为,其不佳表现主要是由于09年城轨地铁招标总量较少所致。而目前来看,公司在2010年获得了8个城市,11个整车招标,近年来地铁车辆年平均市场占有率逾60%。由于我国目前约有33个城市正规划建设地铁,其中28个城市已获得发改委的批复。预计明年起该业务将处于快速增长期。
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截止2011年6月30日,公司未完工订单约1000亿元,其中动车组订单约500亿元(含BST公司约113亿元),海外订单约120亿元,加上7月28日公告的新签订单69亿元,公司现有订单已基本能支撑其未来2年的高速增长。
高管增持彰显信心,估值很具吸引力
8月16日中国南车公告称,包括公司董事长赵小刚在内的13位高管动用300余万元自有资金增持自家股票,并承诺锁定三年。虽然与推迟审议的定向增发(公司拟以6.02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南车集团及社保基金定向增发18. 27亿股)不无关系,但也从侧面表明管理层对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市场普遍预期公司在未来两三年盈利可维持4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
虽然动车追尾事故初步调查结果与动车车辆本身并无关联,但公司依旧被高铁的负面消息所淹没,“7.23”事故事故后的股价持续走低,本周一一度跌破5元。以最新股价(5.06元)计算,公司PE仅为15倍, PB和PS分别为2.65和0.68,均处于历史低点,估值优势相当明显。虽然市场对下半年动车组招标及高铁建设放缓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短期内公司估值的提升空间或将受到抑制,但长期的“钱”景值得所有人看好。
中国南车在君亮估值系统中被归为积极成长股,成长动能排名为1,安全性略低为2,股价处于君亮估值JW4点股票图谱的A点位置。本期对其合理买入价和预期目标价做了相应调整,详情参见《股票估值500•个股报告》最新的29期中的中国南车个股报告。
国内轨道交通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在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等所有业务领域市场占有率均超过或接近50%,与中国北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95%。公司机车、动车组、新产业(包括电动汽车和风电设备)与城轨地铁车辆分别占营收比重的27.43%、25.09%、14.42%和7.15%。
业绩趋势良好
公司2季度延续着1季度的良好增长趋势,实现营收200.1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和47.21%,毛利率同比增长2.39个百分点至18.99%,环比1季度的17.78%亦提升超过1个百分点,是利润增幅超过营收增幅的主要原因。
在1、2季度良好业绩的带动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5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2.83%和86.61%。其中,毛利率由2010年同期的16.81%提升至18.38%,合营企业BST公司实现利润5.43亿,同比增加94.27%,是公司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公司录得每股收益(扣除后)0.17元,基本符合预期。
主营业务增长迅速,订单充沛,高速增长仍将继续
2011年上半年,除城轨地铁业务外,公司其他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动车组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1.88%,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7%提升至25%;货车、机车和客车业务也分别同比增长41%、38%和26%。公司正积极开拓的新产业领域——包括风电设备、汽车装备、工业电机、工程机械、复合材料等——亦实现56%的增速,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3.12%提升至14.42%。此外,公司出口业务(占营收比重约6%)同样亮眼,上半年出口额达24.58亿元,同比增长138.18%,高于国内38.75%的增速。
虽然被市场广泛看好的城轨地铁业务上半年表现不佳,营收同比下滑了16.22%,比重由年初的11.08%降至7.15%。不过市场有分析师认为,其不佳表现主要是由于09年城轨地铁招标总量较少所致。而目前来看,公司在2010年获得了8个城市,11个整车招标,近年来地铁车辆年平均市场占有率逾60%。由于我国目前约有33个城市正规划建设地铁,其中28个城市已获得发改委的批复。预计明年起该业务将处于快速增长期。
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截止2011年6月30日,公司未完工订单约1000亿元,其中动车组订单约500亿元(含BST公司约113亿元),海外订单约120亿元,加上7月28日公告的新签订单69亿元,公司现有订单已基本能支撑其未来2年的高速增长。
高管增持彰显信心,估值很具吸引力
8月16日中国南车公告称,包括公司董事长赵小刚在内的13位高管动用300余万元自有资金增持自家股票,并承诺锁定三年。虽然与推迟审议的定向增发(公司拟以6.02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南车集团及社保基金定向增发18. 27亿股)不无关系,但也从侧面表明管理层对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市场普遍预期公司在未来两三年盈利可维持4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
虽然动车追尾事故初步调查结果与动车车辆本身并无关联,但公司依旧被高铁的负面消息所淹没,“7.23”事故事故后的股价持续走低,本周一一度跌破5元。以最新股价(5.06元)计算,公司PE仅为15倍, PB和PS分别为2.65和0.68,均处于历史低点,估值优势相当明显。虽然市场对下半年动车组招标及高铁建设放缓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短期内公司估值的提升空间或将受到抑制,但长期的“钱”景值得所有人看好。
中国南车在君亮估值系统中被归为积极成长股,成长动能排名为1,安全性略低为2,股价处于君亮估值JW4点股票图谱的A点位置。本期对其合理买入价和预期目标价做了相应调整,详情参见《股票估值500•个股报告》最新的29期中的中国南车个股报告。
上一篇:张裕A:成长在合理的价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