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 让猪肉价再跌一会!

让猪肉价再跌一会!

2012-01-12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市场曾经流传一个猪肉价格与股市涨跌关系的玩笑式话题。讲的是,从2004年到2011年的猪价与股市走势来看,当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登上阶段性高点时,股市就会被拱下去,便开始跌;而当猪肉价格探底,猪农亏本的时候,投资者就可以杀进股市了。还讲了,前瞻性在3个月左右。
    确实,猪肉价格涨跌和股市走势,是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背后的经济逻辑是在于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互动关联。
    随着猪肉价格由去年7月份的超过26元/公斤逐渐下降,CPI也由当时的高点6.5%逐步回落至12月的4.1%。虽然由于春节等因素影响,近一两个月可能还有少许波动,但通货膨胀压力放缓是可以确定的。
    不过正如前些天周小川所说,“要做好外部环境比较差的打算,同时对抑制国内物价上涨过快也不能放松,对通胀不能掉以轻心”。目前物价回落只是增速缩减,整体物价仍处于高水平,起码猪肉价格依旧高达23-24元/公斤,远超2010年16.5元的平均水平。2011年制约货币政策放松的两大约束,通胀和房价,只是暂且离开,中长期来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房地产政策一旦出现松动,房价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也很大。
    类似小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的“解渴”举措或许还会出台,但货币政策短期内大幅转向的可能性不大。更重要的是,如我们在11月的“CPI回落能成为行情的点火器吗?”一文中所说,目前的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上市公司整体的净利润增速下滑,受原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引起的盈利能力明显走弱,作为影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尚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迹象。所以,投资者不宜在近几日大盘持续翻红的情况下盲目追高,仍需谨慎挑选未来成长较为确定的低估值股票。
    是的,让猪肉价格再跌一会儿,或许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本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于美国时间9月19日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若无意外,阿里巴巴将成为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IPO。对于A股市场而言,阿里巴巴的挂牌上市究竟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阿里巴巴作为一家拥有 庞大用户量、已经实现健康盈利的互联网巨头,在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的背景下,当前的估值基本合理,不排除上市后市场愿意给予其一个更高的定价
  ●如果说阿里巴巴过往的业务是基于实体商品,那么公司的一系列动作则显示未来有意在精神消费上开辟新的市场,最大化延展用户价值的同时也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阿里巴巴的上市,实质带动的是资本市场对板块的关注和投资热情,而前期发改委也表示在酝酿扶持电商政策,两因素叠加相关公司有望迎来一波机会
  ●阿里在传媒娱乐方面一系列的大手笔动作势必给予新互联网格局下的传媒企业相当启发,积极拥抱新媒体和新型文化娱乐生态的企业仍是最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重申对转型优质传统媒体/营销企业以及基于IP战略多元发展的文化娱乐企业的推荐
  直观印象上,大家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商企业,作为商品交易的中间平台存在;而从近年来公司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公司早已跨越了电商行业的局限,从上限来说,我们认为公司发展有两个维度的延展空间:1、从实体商品交易和服务平台向虚拟(精神)消费服务延展,公司近年大力拓展文化传媒产业可谓为此布局;2、从电商服务平台向综合性互联网平台延展,最大化变现用户价值。
  目前来看,阿里巴巴的延展具体体现在:
  ——媒介层面:PC互联网端已经趋于成熟而公司也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移动端和电视端等多屏化是布局重点;
  ——业务层面:两大重要延展方向是文化娱乐(有腾讯通过即时通讯用户基础拓展的成功经验)和金融业务(支付宝践行多年,余额宝成功试水新生态),只是后者没有进入上市公司,因而前者就成为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看点。
  ■双重红利下急速扩张的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享有中国消费市场以及互联网宽带用户高速扩张的双重红利,2000年至2013年,我国城镇人均年度消费性支出增长提速,而2004年至2014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亦享有年均32.05%的复合增长率。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交易规模达6661.1亿元,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达到36.2%,较2012年的30.5%增长了5.7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B2C市场增长迅猛,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B2C市场增长65.2%,高于网络购物行业整体及C2C市场增速,B2C市场将继续成为网络购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到2017年,B2C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中的比重将超过C2C,达到52.7%。
  ■移动互联网提速 迅速布局移动入口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爆发已经发生,用户规模急剧膨胀,而相关用户行为的趋势已经在移动端开始充分体现。电商方面,通过手机进行团购、网络购物和支付的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26.40%、168.50%和159.20%居增长率前三);与此同时娱乐类应用表现突出(这也反映了阿里布局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到,随着体验的改善,手机应用逐渐从碎片化的沟通、信息类应用向时长较长的娱乐、商务类应用发展,并通过手机打车、手机地图和手机支付等应用加大对社会生活服务的渗透。
  电商企业方面相伴随的则是业务形态的变化。在PC端,浏览器和支付平台作为因特网的最重要入口,成为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主要运作平台,而阿里也正是凭借这两部分的完美掌控实现了近乎垄断的市场表现。总体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将重构互联网的生态,而其最大的特点是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来源更加分散和多元,要想稳定获得如PC端的份额甚至更进一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看到,IM因为移动社交属性,其使用频率长时间居于移动应用榜首,而2013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IM市场活跃账户数市场份额中占比前三的应用和份额分别为:手机QQ45.1%,微信35.90%,手机飞信7.2%,腾讯掌控了超过8成的份额,阿里在IM领域的弱势被放大。而腾讯近期投资京东将京东置于微信的一级入口,给阿里巴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阿里巴巴在移动端没有适时打造出像微信这样的杀手级入口之后,遂迅速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强移动端的导流能力。
 
 
 
 
 
 
 

最近更新 近期升幅最大的股票 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 五星股票 估值偏低的股票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股市图表

本周关注股票

本周关注行业

最新报告

使用手册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