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电气:老产品仍具增长潜力,新产品亦成倍增长
2013-09-12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在2011-2012年,电气设备板块在股票市场的表现是非常疲弱的,连续2年大幅跑输大盘,具体原因包括电力投资下滑、电网招标低价中标,整体业绩乏善可陈。不过,今年上半年,电气设备板块表现却异常抢眼,申万行业指数走出5月份单月涨幅高达18.7%的逆袭行情,成为上半年少数有正收益的板块之一,一扫前两年的颓势。
当一个行业被市场重新青睐,板块个股涨声一片的时候,我们更需小心揪出其中的“伪成长”个股,抓住“真成长”公司,因为一旦狂热过去,那些“伪成长”公司终将再次陨落。而思源电气正是我们所说的“真成长”杰出代表,2012年公司成功转型,新产品打开市场,其业绩自2012Y2Q由负转正,近5个季度业绩增长均昂扬向上,其股价亦体现出与业绩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2012年年中触底反弹后,迄今仍处于良好的上升趋势中。
高瞻远瞩,优秀的电气设备民营企业
思源电气成立于1993年,2004年上市,是电力设备中优秀的民营企业,董事长董增平持有公司18.52%的股权。虽然不具备国网系公司那样的资源优势,但公司后天对行业发展脉络和行业技术动向理解深刻,很早就认识到行业的周期性,在2009年一次设备行业周期顶部没有盲目跟随同行扩张产能,而是选择三个方向作为穿越周期的出路:一是布局组合电器,为海外变电站总包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投资思源弘瑞、思源光电两家公司布局智能电网产品;三是收购并成立思源清能,布局电力电子产品。正是由于这三次布局,公司从过去传统的一次输变电设备转型为电力电子供应商和涵盖一、二次电力设备供应商。
截止2013年上半年,公司产品结构由2010年的4大类产品或拆分或新增至10大类产品,又可大致分成传统产品(隔离开关、中性点接地产品、电容器、高压互感器、断路器和电抗器)和新开发产品(GIS、电力电子成套设备、油色谱、变电站及继电保护产品)两大类。其中隔离开关、电力电容器收入占比17.8%和15.4%,电力电子成套设备、高压互感器、GIS占比11.3%、11.0%和10.7%,其他产品占比10%以下,产品分布较为均衡,抗周期性较强。
重新踏上成长之路
翻开公司过往历史,不难看出,公司成长历史可大致分成“起—落—再起”三个阶段:在2004-2009年充分享受着电网投资建设高峰带来的成长机会,取得46%的年复合增长;2010-2011年这两年电网投资规模持续下降,电气设备景气出现分化,一次设备产能过剩景气下降,公司积极谋划转型,业绩分别出现-27%和-52%的下降;而2012年至今,公司转型成功,新产品打开市场,当年业绩取得67.9%的超高增长,重回高增长通道。
2013年上半年,受2012年未执行的25亿元高额订单结转影响,公司实现收入12.68亿元和扣除后净利润8894万元,同比增长28.5%和60.9%,利润增长较快主要是去年一季度低基数影响所致。其中二季度公司产品收入确认有所放缓,单季业绩增长30.1%,略低于预期。不过,公司预计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2.3亿元,同比增长30-60%,据此预计三季度净利润为0.8-1.23亿元,取其中位值1亿元,同比增长约44%,业绩增长有望重新加速。
老产品仍具增长潜力,新产品亦成倍增长
传统产品仍是公司目前收入的最大来源,客观来讲,在电网投资结构分化的大背景下,其成长空间已较为有限,不过公司凭借其强势的竞争力,这一块产品仍有一定增长潜力。2012年公司6大类传统产品合计实现收入19.45亿(+23.2%),新签订单22.85亿(+17.2%)。其中电抗器、弧线圈产品持续位列行业第一,电力电容器产品在国网和南网中标份额分别提升至第3、第2名。2013年上半年,电力电容器、断路器分别实现收入1.96亿元和1.13亿元,同比增长111%和 42%,其他四项产品也仅隔离开关出现16%的收入下滑,令人惊喜。
新开发产品方面,2012年公司4大类新开发产品合计收入9.35亿(+150.6%),新签订单16.12亿(+106.6%)。拆分来看,电力电子成套设备、GIS、油色谱、变电站自动化及继电保护产品分别收入3.21、3.13、1.69和1.31亿,大幅增长92%、251%、60%和1052%。其中新产品145KV等级GIS在2012年国网和南网中标份额分列第4、第3名。2013年上半年,上述四项产品收入分别增长44%、167%、-8%和103%,油色谱的短暂下滑预计是受订单确认放缓影响,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
留存订单饱满,下半年订单提升空间较大
2012年新签订单38.97亿(+42.8%),超额完成35亿的订单目标,结转到2013年后执行订单约24.94亿。另外,年报披露了公司2013年经营目标:新签订单48亿(+23%),收入35亿(+21%)。
2013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订单22.4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36.26%,同比仅增长6%,远低于去年同期增速。低于预期原因:从行业因素来讲,今年国网招标的时间节奏有所放缓(第三批开标在7月);从公司自身来看,前两批招标中公司因投标策略失误,导致除隔离开关订单同比增长22%,以及互感器订单增长45%外,其他产品订单增速均低于预期:GIS订单同比仅增长8%,高压互感器订单增长4%,第一分公司的中性点接地、铁心电抗、变压器油色谱设备等产品订单同比下降约4%。
尽管上半年订单增长不达预期,但公司在中报中仍维持全年订单48亿元(+23%)的增长目标,显示公司仍有信心在下半年扳回局面。事实上,在7月第三批国网招标中,公司表现就异常抢眼,扭转了前两次招标的颓势。具体体现在:220kV GIS首次中标19个间隔,中标金额2655万元,占当期采购量的6.7%;常规站监控业务拓展成果显著,从2012年零中标到本次的7.52%份额。单纯从招标批次来看(上半年2次招标,下半年将有4次招标),下半年订单有很大提升空间。
看好下半年业绩和估值的同回升
总的来看,公司传统产品仍有增长潜力,新产品持续放量,成长动力充沛,市场普遍预期思源电气未来两三年的盈利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35%左右。公司股价经过4、5月份40%的区间大涨后,6月跟随大盘快速下跌,以最新股价(16.25元)计算,目前PE仅25倍,低于过往31.4的中位水平,PB和PS也均处于过去几年的低位水平,估值受到较大压制。若下半年业绩和订单如期回升,公司估值水平将有较大的上移空间,有意配置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思源电气在君亮估值系统中被归为积极成长股,成长性评级为1,安全性评级为2,是成长性最高,安全稳定性较强的公司。股价处于估值评级的B点位置,即估值合理区域,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见股票估值网最新一期思源电气的个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