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电气:老产品仍具增长潜力,新产品亦成倍增长
2013-09-12 | 文章来源:中股价值线 | 成为付费会员
从9月12日开盘的763点,到9月21日收盘的691点,8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下跌近10%。上周五,创业板指数下跌15.55点,跌幅居前。对于近期创业板的连续下跌且幅度远远超过同期深成综指。有私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主要是担心首批创业板28只股票大非开始解禁。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相对于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限售股东的减持意愿会更加强烈,其减持金额与解禁金额的相关性也更加明显。因此,在当前股市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减持风险要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
巨额解禁来临
四季度,创业板将迎来集中解禁潮。截至今年9月1日,创业板上市股票349只,流通市值3147亿元;总市值8541亿元。2012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两市解禁市值6147亿元,其中创业板为695亿元,总体解禁股本占创业板当前全部流通股本的21%。占两市的总解禁市值的11.3%。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28家首批上市创业板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所持的股份将在10月30日解禁,即将解除限售的股份数量合计高达49.39亿股,其中,超过九成以上为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首发原始股东所持股份。由此,创业板将正式步入全流通时代。
2010年11月1日,首批创业板公司解禁即对股价形成较大冲击。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发布研报称,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东往往存在着大量的直投资本(PE、VC等)以及个人投资者,减持意愿会较为强烈。因此,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风险要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
估值偏高
当初创业板以“高增长、高盈利”的概念获得了市场给予其高溢价的权利,然而创业板上市后业绩“大变脸”。有券商资管人士表示,目前创业板的股票之所以继续高估,就是因为现在是熊市,市场资金有限,只能炒作小额股票,而不能炒作大盘股,因为小盘股有资金炒作能拉高获得收益。
深圳一位私募透露,他有几个朋友创办一个公司,每人每年分到手的利润只有两三百万,但是一旦上市后,每人手中的股票市值达几个亿,这种情况下,都想着早日卖出。而且这些股东在看到目前创业板在高估值的情况下,更是大力卖出,因为未来谁都不知道能不能维持高估值。
沪深主板2007和2008年限售股解禁高峰的消化过程中,过去四年主板估值中枢显著下降。而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迎来解禁高峰,且未来几年会一直处于大量解禁中。
创业板四季度解禁市值占全年的比重为52.3%。限售股密集解禁以及由此带来的减持压力,将会在四季度内成为压制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水平的重要因素。张忆东认为,在年关的资金压力下,面临经营状况和资金周转状况持续恶化,以及应收账款坏账上升风险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其民营限售股东为了缓解“缺钱”局面,选择减持套现的意愿可能会得到加强。